第9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好好,我再不说就是了,你切莫再哭了,叫我揪心。”
  闻言,贾敏立即努力平复下情绪,强忍着泪水劝道:“那孩子自幼养在母亲跟前,冷不丁这般遭遇母亲一时难以接受也是人之常情,可逝者已矣,活人的日子终究还是要过下去的啊。
  母亲方才也说了,家里如今这般光景,正是最需要一个稳妥掌舵人的时候,离了谁也万万离不得您。
  哪怕是念在家里这一众子子孙孙的份儿上,念着我的份儿上,母亲也千万要振作起来才是,若不然咱们这些人可如何能够承受得住呢?往后的日子又该如何是好呢?您心疼她没有错,倒也心疼心疼我这个女儿啊。”
  许是说到了动情处,贾母猛然一瞬潸然泪下,哭道:“人活一世早晚都是个死,我活到这把岁数的人了岂能还看不开这点东西?我心疼她年纪轻轻便枉死,却更对她无辜承受这一飞来横祸、到头来非但不曾得到应有的弥补不说,却仿佛还被所有人遗忘而耿耿于怀!
  敏儿,她到现在还躺在荒郊野外啊!没有坟、没有墓、甚至连一口像样的棺材都没有!世人皆知她是被冤枉被陷害的,可皇上不给平反、朝廷不给正儿八经翻案,她至今仍是个被皇家废黜的戴罪之身!
  这叫我如何能够看得开?如何能够想得通?我这辈子到死都绝不可能释怀!
  我可怜的元春啊!老天爷,你睁开眼看看吧!”
  因他人蓄意构陷而致使皇帝做出错误判决并非是什么天大的事,毕竟皇帝也不是神仙,不可能未卜先知,更不可能将天底下所有人都完美把控在手心,旁人有心谋算,被误导也实属情有可原。
  不过正常来说真相大白之后总该要给无辜之人翻翻案,再给其本人乃至家族一些赏赐以聊表歉意,亦是一份补偿。
  以贾元春的身份,最基本也该要有一份追封才对,嫔位打底,妃位也并非不能,总归已经是个死人了,大方点还能给意外犯错的帝王搏一个好名声。
  而在此之外,作为其母族的荣国府理当也能收获一些好处,譬如给她亲爹升升官。
  于情于理,这些都是应当有的。
  偏偏由始至终康熙都不曾提过关于她的一个字,仿佛从未有过这样一个人存在。
  倘若这时朝堂上有某个官员能提一提,碍于“情面”二字康熙也只能顺势而为,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可以搪塞。
  可架不住贾家全族都没有一个拥有上朝资格的子弟啊。
  不仅自家人说不上话,甚至交好之人也都是些早被康熙逐渐边缘化的人物。
  其他八竿子打不着的凭什么要主动跳出来多嘴多舌?
  皇帝不提,摆明就是不想提不愿提。
  忌讳自己“犯错”一事也好,还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内情也罢,总而言之“忽略掉贾元春”就是他的心意,谁敢跳出来多嘴那就是跟他对着干,是在给他找不痛快。
  没有人能够承受得住惹怒帝王的后果。
  世交老亲都要再三犹豫斟酌的事,更遑论其他?
  是以,这些日子以来朝堂上下都在为那三个皇子皇女改玉牒一事上蹿下跳,却没有一个人还“记得”贾元春。
  一条年轻鲜活的生命,到头来竟是什么都没能换得来,说来也着实令人唏嘘。
  也不怪贾母对此耿耿于怀,忙活半天真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贾敏却并未多想什么,闻言只叹:“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啊。事到如今母亲就别再想那么多了,放宽心养好身子才是头等要事。
  再者,正所谓‘雷霆雨露皆君恩’,这样的话万一传了出去只怕又要生是非,还是切莫再说了。”
  正哭嚎的贾母抬眸瞟她一眼,见她未有异色,便不由目光闪烁。
  思忖片刻,索性一咬牙敞开天窗说亮话,“元春的命实在太苦太苦了,我绝不能让她就这样枉死,这个坎儿我当真是迈不过去……敏儿,你能不能跟女婿说说,叫他帮忙在朝堂上提一嘴元春?
  不需要他多说其他什么,只要他能在朝堂上提一嘴就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