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大会(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恍惚的,夜是恍惚的。
  天亮了,水缸是恍惚的,河流是恍惚的,扁担是恍惚的,蒲苇是恍惚的。
  生产队的劳力往队长院子里聚拢,听队长吴卉吩咐几句,彼此惺忪着眼,沉默着地往地里走。
  禽畜憋屈了一晚上,没有负担地吵嚷着。田埂里湿漉漉的,寒气能顺着人的指甲缝里渗进去。谁也不知道一天怎么开始的,麻木的脚会领着你走到土地上,疲惫的手会自己挥起锄头。
  院子里的四人商量,苏海若和孙梦绮负责挑水,陆漫漫和陈雪梅负责把老屋好好洒扫一番。但当苏海若走到河边,一回头,身后早没了人影。
  苏海若一路上碰到不少人,被各样的眼睛盯着,都和和气气地打了招呼。
  挑着最后一担回去时,还遇上了沉书记,风风火火地来,又对她们赞不绝口,大手一挥,道:“小同志们记得晚上去村礼堂开社员大会啊,有工分拿的。”
  到了晚间,田间地头的人回去吃饱了也喝足了,才三三两两地往礼堂赶。
  院坝里其实什么也没有,故而大家都得带着或是长条的,或是块方的凳,会写字的带了纸笔,不认字的也准备好了一张参政议政的嘴。
  苏海若和两个知青在嘈杂的人群里局促地坐着,孙梦绮姗姗来迟,一屁股坐在陆漫漫和陈雪梅中间。
  “哪去了?”苏海若没好气地问。
  “嗨,帮咱外交去了。”孙梦绮没头没尾地答。
  “就你?”陆漫漫斜睨她一眼。
  “回去和你们说道,我搜罗了好东西呐。”孙梦绮一昂头,卖起了关子。
  陈雪梅没说话,只踹了她一脚。她也笑嘻嘻地受了。
  沉书记在土台上踱步,时不时扫一眼人群,她不费心去点名,落座的只需要被她扫上一眼,无论多聒噪的也沉静下来。
  老旧的钟挂在一棵杨树的树杈上,到了八点整,书记拉一下声,钟就“当当当”地响动起来。
  春耕时节,正是青的麦苗没长熟,黄的陈谷又将吃完的时候。碗里的粥由稠转稀,往往是人心思变的时候。故而你家少了几颗蛋,他家丢了几个洋芋,谁偷奸耍滑不出工,谁又往粮秤上放了石头,这样的事层出不穷,一人一口唾沫能对骂个几天几夜。
  沉书记照例一个个地听着,嘴角绷得紧紧的,以表现她的关心。
  末了,沉芸华总结大家的发言,又郑重通知:“经驻扎在公社的社教工作队研究,为实现预定的工作目标,五酉必须栽种三季作物,即栽种一次小春作物,两季稻子。”
  话刚落地,四周纷纷议论起来,只是碍于沉书记的威压,都不好表现出来。
  下头的队长吴卉左右看了看,一个猛子起来:“我觉得,二大队的土质较差,两季稻恐怕种不活,就算活了,产量也得减半。”
  面对凡事都得杠一嘴的吴卉和观望的干部们,沉芸华的眉头皱了又皱,冷脸道:“这是是公社的决定,你的意思是估产工作队吃饱了撑的找你们二大队的麻烦?”
  “不是这意思……我是说,能不能汇报上去,再评估评估?”吴卉仰起头望着书记,又带了几分商量的语气。
  沉芸华冷哼一声,朝着每一位听众说:“每个生产队都必须种双季稻。哪个队不种双季稻,就是破坏农业学大寨,就是人民和历史的敌人!吴队长,你好好掂量掂量吧。”
  言下之意压你一头的不是我沉芸华,而是千千万万的民众。你再拗,还能拗得过民意?
  吴卉见表达意见无果,讪讪地坐下,又从怀里摸了半天的火柴,郁郁地抽起了旱烟。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这两人不大对付。
  苏海若对着陆漫漫耳语道:“看来农村不比城里太平多少。”
  “嘘……这话少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