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115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路开着车到了北道镇,然后转入一条双车道的泊油路,最后进入了他家所在的社区。
  沿着社区的内部道路继续开车前行,道路两旁是一栋又一栋的独栋小楼,这些小楼并不大,基本上都是一些两层或者三层的小楼,彼此的间隔也不宽,只有数米而已,房屋前的小院子同样不算大。
  这样的小面积的独栋小楼不说在松江城范围里,哪怕是在北道镇里也谈不上什么高端房产,只能说是中高端房产。
  真正的一些高端房产,往往都是有十几个房间,有着大院子,房屋间隔至少十几米甚至更多。但,即便是这样的小面积的中高端房产,在松江城里也不是寻常的中产家庭都能住得起的。
  实际上大部分中产家庭住的都是郊区公寓,也就是那些四五层高,一层里有个两户乃至四户的两居室,三居室公寓。
  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则是住联排楼房,这种楼房独门独户,也有前院后院,但是彼此间没有间隔,很多套都连在一起。
  上述这两种,才是当代松江城里的收入尚可的中产家庭的常见住宅。
  至于说独栋楼房,哪怕是这种面积比较小,间隔比较小的独栋楼房,其实也挺贵的,一套下来得好几千楚元呢,寻常家庭其实住不起。
  而焦天成也是在修车铺生意做起来后,加上孩子岁数渐长过几年就要启蒙上学,这才咬牙买了这里的房子。
  即便如此,他也不可能给全款,只给了一小部分的首付,剩下的都是找银行贷的款,也就是他的修车铺生意不错,每个月盈利很丰厚,要不然人家银行也不会给他贷款。
  要知道,当代的大楚帝国里,其实并没有专门性的官府指导的住房贷款这些政策,有的只是金融行业里自行推出的针对购房的信用抵押贷款。
  而审核往往非常严格,需要你具有高额的稳定收入来源,同时房产也需要作为抵押物,而且贷款期间也不长,一般都是在十年内,超过十五年的不是没有,而是条件更加苛刻,往往只有收入不错,且高度稳定的官府雇员才能够获得。
  当然,官府也针对最近这些年来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的的住房贷款问题,制定了若干的限制……这个限制就是限制利息,为了导致购房人因为购房的贷款而陷入破产,官府强制性规定了住房贷款的利息上限,这个上限利息对比普通的商业贷款比较低。
  因为利息低,同时风险也不小,最重要的是这年头你也没查征信或者其他太好的追债手段,而且帝国实在太大,人口居住等各方面的信息也不可能互通……比如美洲和东亚本土,这中间隔着一个太平洋呢。
  别说欠钱跑路找不到人,就算是犯罪了从东亚跑路到美洲,哪怕人家不改名,你大概率都找不到……
  大楚帝国太大了,作为一个横跨全球的帝国,而技术方面又无法做到信息互通,所以对人口信息的掌控却是非常有限。
  对于银行来说,一旦借钱买房的人破产了,或者人家感觉活不下去了直接跑海外殖民地去,你半点办法都没有,顶多只能拿抵押物进行拍卖挽回损失,如果拍卖的钱不够还,那么也没办法。
  毕竟银行可不是税务,可没办法追债追到殖民地去!
  这是时代和技术的局限。
  而这也就导致了银行发放住房贷款的时候会更加谨慎,它必须确认你在未来的十年内拥有足够的稳定收入来偿还贷款。
  而焦天成的生意不错,资金流水不小,所以银行这才批准了他的贷款申请。
  听说帝国高层,为了解决部分百姓没有住房,购房困难的情况,正在尝试推动购房互助金机制,即人们工作后从工资里固定扣除一定比例的薪水,等到买房的时候用这些钱购房,不足部分则是从购房互助金里贷款,由其他人扣除的互助金里进行贷款。
  不过一时半会的也搞不了,因为这种涉及到钱的事就没一个容易搞的。
  再者,其实很多楚国人也不一定非要卖房的……租房其实也行。
  毕竟在大楚帝国里也没非要买房才能入住当地的学校的规定……主要是官府人家不卖地,人家收地产税的,而前者是一锤子买卖,后者则是细水长流,所以官府对一次性卖地没多大兴趣,嗯,很多城市里的地皮也不是官府的,大部分都是私人的……官府对拉高房价让私人地产持有者赚钱没啥兴趣。
  官府费劲拉高地产价格,然后让地主赚大钱,那不是脑子有坑嘛!
  官府反而对吸引大量高净值住户,刺激当地就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兴趣。
  此外,大楚帝国的相应教育制度里,规定了在户籍所在地里,可以无条件入读当地官办学校。
  你在外地的话,也可以在当地租房,提供当地纳税记录,然后就拿到当地的居住证后申请当地的官办学校的学位,只要有居住证都可以入读当地的官办学校。
  这说的还是官办学校,如果是私立学校的话则是要更简单一些,直接给钱就行了……好吧,这个简单其实也不简单,毕竟私立学校都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