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多往来者再掩饰得再好看, 标榜得再好听, 也不过是一心想要求得青眼,一步登天而已。
  所谓雅客论道,求道而轻名, 也不过如此。
  但谢樽真正厌恶不喜的,却并非是这种淡泊之下的追名逐利。
  他站在山石上, 垂眼看向不远处谷间溪旁正交谈着什么的几人,在看到布衣者谄媚的笑容,与递去诗文中夹带着的锦盒时,眼中的厌恶一闪而过。
  世人多以为这些集会能让蒙尘的明珠生辉,却不知这里与那些卖官鬻爵的暗场唯一的不同,便是披上了一层鲜亮的外皮而已。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但如谢淳所言,这里蝇营狗苟之辈甚多,但亦会有蒙尘的明珠。
  收回视线后,谢樽下了山石,跟上了已经走远的谢淳,他走着走着,又莫名有些想笑。
  说来这些年,他还真是日渐清高起来了,想来这一点王锦玉应当是功不可没。
  谢樽记得,在他们四人关系日渐亲密后的某一天里,他曾经问过王锦玉为何会对他多有不喜。
  当时,他得到了一个令他有些惊讶的答案。
  因为王锦玉认为他身为谢家子弟,却去做了太子陪侍,只知攀龙附凤,气短而志穷。
  其实王锦玉说的虽然不中听,却也没什么错,那时的他就是如此。
  心不正,身不修,纵然堪堪爬出了泥潭,却也只是漫无目的地游荡着,什么抱负志向,通通与他无关。
  出神间,谢樽忽然听到了前方谢淳的呼喊声,猛然回过神来,加快脚步追了上去。
  行至半山,曲径深邃,溪流渐急,顺着山石飞跃而下。
  谢樽趴在山间小亭的栏杆上,向下看着被流水裹挟的杏花瓣,那花瓣在溪水中沉沉浮浮,不知流向何方。
  自从坐进了这座小亭,谢淳便半天没有动静,谢樽偏头看去,察觉到谢淳有话要说。
  从一月前开始,谢樽便时常有这种感觉了,只是谢淳数次欲言又止,起了个头又转开话题,谢樽也未曾追问过。
  不知过了多久,谢淳似是做好了什么决定一般,缓缓开口:“樽儿,你说我此番接下这御史中尉之职,如何?”
  谢淳声音很轻,瞬间就被山风卷走。
  闻言,谢樽转过身,坐回了谢淳身边,不再将注意力放在此间的奇秀景色之上。
  一月前,一道圣旨送进了定国公府,命谢淳为御史中丞,监察百官。
  年仅十七任御史中丞,看似少年得意。
  但在这个被世家大族掌控的朝堂之上,坐进虚置已久的御史台并非是什么好事。
  皇帝向来看重谢淳,怎么可能给他这么个处处受制的虚位?如此只有一种可能,皇帝打算正式对这些盘踞的世家大族动手了。
  从前兴起的科举,提拔寒门庶族不过是一个温和的开始而已。
  如今皇帝与世家的冲突越发尖锐,朝堂上的风平浪静不知何时便会被打破,变化只在朝夕,而在这种形势下,谢淳作为谢家未来的主人,似乎已经投入皇帝麾下。
  谢樽并不能断言是站在世家那边与皇权为敌风险大,还是站在皇权那边与世家为敌风险大,也不能判断两条道路所通往的结局。
  但在他看来,世家发展至今,已如行将就木的老人一般,成为了一艘不知何时便会崩毁的巨船,而与之相对的,皇权与其新凝聚的力量却正在如日初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