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照陆擎洲的说法是:
  逆臣王氏季生通敌叛国,罪之所当,然王氏三代忠烈,辅政柱国,怀仁抱德,日夜不辍。功过易量,上不可罪及族亲,薄赏重罚,使邪人得志,忠者隐蔽。
  这话从发动昭文之变,血洗诸多世家的陆擎洲嘴里说出来,未免有些冠冕堂皇,但众人却也无可反驳,况且,他们实在是挑不出王锦玉的错处来。
  毕竟当年王锦玉在政时,刚正不阿,德行无亏是人尽皆知的事,如此一来,这番言论更是显得无懈可击了。
  如此一来,王锦玉终于填补了当朝最后一块空缺。
  自此,六部职权已然被彻底瓜分,分掌于谢淳、应无忧、赵磬、王锦玉和陆景渊手中,细数之下,竟有半数归于陆景渊之手。
  若说天下为棋,陆景渊当为妙手,只是如今陆擎洲看不清这高位之下的暗潮汹涌罢了。
  陆擎洲几十年为将,根基远在边关,一朝登位便如稚童学步,一切皆需从头再来,虽然他天资聪颖,手段亦是不俗,但终究先机尽失。
  而今陆擎洲于陆景渊的对立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平静也不知究竟能持续多久。
  陆景渊曾与他说过将以天下为先,若非必须,不会贸然掀翻牌桌再引政变,但其实他们都清楚地知晓,政变早已是可以预见的,必然的未来。
  沉思间,周围的人声已然渐渐消隐,马车也很快停了下来。
  “侯爷,到了。”
  虽然谢樽回的是那座新建好的武威侯府,但不出所料,他一下车,就看见谢淳已经站在了府门前。
  这是谢樽第一次看见自己的侯府,说实话,若非门头挂着的牌匾写着武威侯府四个大字,他还以为自己走错了路又回到谢府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