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明白,以郁承如今的处境,亲征边关是好事。
  自曹家倾覆后,郁承备受非议,在朝中处境十分尴尬。
  若非有谢氏父子支撑着,若非皇帝没有厌弃,若非郁峥没有争位的打算,朝臣早便上奏废太子了。
  皇帝虽有七子,但堪当大任的,却只有郁承和郁峥两人。
  郁峥无意,郁承便立于不败之地。
  可即便如此,郁承也要能服众才行。
  出征边关,便是最好的契机。
  散朝后,皇帝叫郁峥跟他去了御书房。
  “承儿亲征之事,你怎么看?”
  郁峥道:“儿臣深为敬佩。”
  皇帝睨他一眼,挥手让侍候的宫人都退下,哼声道:“没人了,说实话。”
  郁峥低咳道:“儿臣当真敬佩。”
  若无妻儿,他也会请旨亲征。可有妻儿,他不舍也不敢。
  是以,他是真的敬佩郁承。
  第343章 挑明
  郁峥一脸诚恳认真,皇帝瞪着他说不出话来。
  “除此之外呢?”片刻后皇帝追问。
  郁峥坦然道:“皇兄很明智,此行虽凶险艰难,但只要得胜归来,便无人再敢异议。”
  反之,郁承将来便是顺利继位,坐的也定不会太安稳。
  所以郁承别无选择。
  顿了顿,郁峥理智分析道:“皇兄亲征不仅能振奋军心,若有变故也能及时做出决策,不会延误军情。譬如急需增援,皇兄可直接下令从临近的鞍城和阜城抽调人马。”
  若是其他将军,便是有圣上旨意,也很难让人听服。
  再者,事关重大,除了亲王太子,皇帝也不敢将如此要紧的旨意随意予人。
  忠臣和叛将,有时只在一念之间。
  “你说的没错,朕也如此想。”皇帝沉叹口气。
  “此次与以往不同,后续粮草若供给不上,军心极易溃散。”
  相较于派兵增援,粮草更令人头疼。
  这场仗,不好打。
  可眼下别无他法,只能走一步是一步。
  阴雨蒙蒙,郁承回到东宫时,雨势弱了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