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谨点头:“嗯,我知道。”
  他看到了,孩子很用心很谨慎,也对花滑比赛有着一定的了解,并非什么都不知情。
  丛澜回到了最初的问题:“所以,可以吗?”
  她坐在于谨身边,带着自己不知道整理了多久的资料,像是一把藏于剑鞘里的利刃,并未出鞘,就已经让人能够感受到她的锋利、冷冽。
  当某日,剑出鞘,不知是何等的风华。
  是挥剑决浮云,还是一剑霜寒十四州?
  于谨似乎能透过丛澜的瞳孔黑色,看到那雪白无垠的冰面上,站着一个骄傲的身影。
  天才总有特殊的地方,这是总教练在前两日对于谨说的。
  他藏在这句话后的意思,于谨明白。
  国家队不缺天才,他们也需要天才,尊重、引导、一定程度的容忍,只要不越过底线,其他的都好说。
  丛澜现在触碰到底线了吗?
  其实没有。
  于谨明白她的想法,丛澜不想被直接分给原有的编舞师、原有的不靠谱服装团队,她希望能多几分选择,能表述自己的看法。
  有的队员,像是褚晓彤、陶宁,她们这类就比较希望能有人替着拿主意,教练多管管是刚好的。
  丛澜这边的话,于谨觉得他可以在旁边看着,让她自己去造作,以一个协助、帮助的角色来陪着她前进。
  教练不是一定要站在前面对学生耳提面命,他也可以是一个指引光塔,带着学生踏上正路,再引着她往前走去。
  老黄说,丛澜不是一个听不进去话的孩子,如果以后两人在训练或者其他方面有了分歧,直接跟她说就行,该她的错她会认,不该她的也别想按着她。
  于谨到深雪俱乐部的时候,老黄高兴又庆幸,因为在国家队里,他个人认为,于谨这孩子的性格比较适合带丛澜。
  “反正最后节目是你来比,”于谨笑了笑,“你不乐意的话,我也没办法。”
  丛澜:“诶?”
  于谨:“可以,我应下了。”
  他道:“本身运动员的意见也是要被参考的,编舞这里最近两年确实一直是sophia,不过联系其他人也没什么问题。”
  她有自己的模式,团队也给力,出节目很快。
  只是在某些方面确实有所不足,比如队里的双人滑编舞就很好,单人的话有时候就弱一点。
  褚晓彤上个赛季自由滑有点问题,就是因为给她的这个编排几乎没怎么变动过,跟sophia之前为其他人编的节目差不多,没有考虑到褚晓彤的个人特点。
  这个里面远比丛澜指出的要多,不只是体力问题,有些衔接跟褚晓彤的个人习惯是违和的,节目复杂程度影响到了她的跳跃稳定性。
  丛澜跟于谨不一样,她不知道褚晓彤的训练情况,对这方面不了解,所以不知道这些。
  sophia的客户很多,一个赛季有时候能接二十多单生意,让她对每个客户都用心竭力,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很多时候,她会直接套模式,出来的节目就会显得重复、跟别人的相似。
  步法串甚至都能一模一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