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4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此,有不少人积极选择参加三站。
  这样一来,大奖赛观赏性暂时还不知道能不能达到isu的预期,但首先,其他参赛者席位直接受到了限制——总名额是固定的。
  于谨就看成年组运动员的教练们抓耳挠腮,每天都聚在一起叨叨要怎么安排名额。
  名额方面国家队倒是有,双人滑都很争气不用担心,其他的三个项目就有点棘手了。
  国家队里举办了一次内部资格赛,让下面的各省队送了运动员来北京比试,从而分配名额。
  丛澜2010赛季拿了国内三大赛的第一,不管怎么安排,都不可能放弃她。
  成年组这边,褚晓彤表现优异,自己给自己挣了两站大奖赛,她今年直接全选了国际分站,将国内的名额留给了其他人。
  梅山雁的jgpf和世青赛的成绩很亮眼,在升组了以后,gp这方面有很大的便利,她被留到了中国杯里,然后再选了美国站。
  但更多的人,要靠中国站的外卡才能凑齐两站,甚至有的只能参与一站。
  不过至少,coc里各个项目是都有三个名额的。
  要是自己人不填满的话,空出来的会被分配给上一年世锦赛顺序往下的选手。
  但,想填也不是随便拉人过来就可以,每一年的各个国际赛事,不论a级赛还是b级赛,国际滑联都会给出四个项目最低的参赛分数,过了以后才能参与。
  ·
  半年多以来,丛澜长高了1.3cm,现在是一个151.6cm的女单运动员了。
  长得慢,体重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长久的训练以后,她的各方面技术更加稳定了。
  3a3t成功率到了一半,3lz3t基本上在80%,现在还在练3lz3lo和3f3lo。
  lo跳作为第二跳,不如t跳好接,而且容易周数不足,特别费腰力。
  丛澜前不久练得多了,导致她腰背特别难受,3a跳完了以后龇牙咧嘴的,于谨就给她减少了训练量。
  冰面不如其他项目,是最硬的着陆面,运动员只能靠己身来吸收跳跃带来的撞击力。
  冰鞋的设计是为了保护脚与脚踝,所以特别的坚硬,使得脚踝不易弯曲,那么,最后这个撞击力就落给了膝盖、屁股、腰背。
  而跳跃技术不标准,轴心一乱就容易摔,摔倒的话还特别容易造成脚踝受伤。
  点冰跳里如果不小心的话,左脚的韧带也容易受伤。
  双人滑的舒傲白,她腰背就没有好过,年纪轻轻已经过上了找队医理疗针灸的生活。
  丛澜也没好到哪儿去,她只是显得不那么悲惨,但实际上训练量一大,该摔碰伤还是会摔碰伤,该哪儿损伤也依然有。
  目前都在正常范围内,要真到了不行的时候,丛澜盘算着可以彻底休息两个月,到时候系统留下的金手指说不定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丛澜:“冰鞋又坏了。”
  她好痛苦。
  新冰鞋超级难穿,刚换上的一两个月,总觉着哪儿哪儿都不对劲,技术动作的成功率也会有影响。
  旧鞋如果是大写的难穿,那么新鞋就是十万个大写的难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