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4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透过舷窗向外看,她飞于云层之上,软绵绵的大朵白云,像是逛庙会时看到的棉花糖。
  于谨递她一份带来的小毛毯,嘱咐睡觉时候注意盖上,千万别着凉。
  这个时候生病,太影响比赛了。
  看丛澜接过,他又挨个去发,先顾着这群孩子,其他教练就不管了。
  丛澜戴上耳机,播放音乐,在清新活力的维瓦尔第《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脑海里构建着意向训练场景,她缓缓地睡了过去。
  新的短节目配乐,一个,有着巴洛克音乐风格的小提琴曲。
  是小提琴初学者都会接触的教学曲目。
  第27章 jgp赛季lat站
  拉脱维亚在欧洲, 全称是拉脱维亚共和国,西邻波罗的海,东邻俄罗斯、白俄罗斯。
  前苏联之一, 现资本主义国家,2004年的时候相继加入了北约和欧盟。
  这里90%以上的人会说拉脱维亚语和俄语, 同时也流行英语、德语等, 随行的两个管理人员中有一个会俄语和英语, 所以就没有特意准备翻译。
  于谨默默地看了眼丛澜, 没有提她也会俄语的事情。
  毕竟, 日语英语见她说过了,俄语又没有,说不准是小屁孩随口回他的。
  丛澜:???
  你怎么能怀疑我呢?
  丛澜的语言是在任务世界学的, 系统构建衍生世界是以书和她真实世界为依据, 导致很多东西都比较熟悉。
  有时候一个配角的人设是“一直在国外待着最近才回来”, 丛澜就真的可能会在“国外”待很久。
  还有她曾经去国外进修, 这些其实都是真实发生的, 只不过有时候的速度很快时间如流水,涉及到一些关键节点“在国外偶遇xx”这种,就会慢下来让她去走剧情。
  丛澜无聊, 待着也是待着, 就趁机好好学了不少东西。
  在专门的语言环境里, 学习总是事半功倍。
  虽然很久没用导致有点生疏,不过丛澜又不是专门的翻译, 只作生活交流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目的地是里加, 没有直航, 丛澜他们从北欧转机。
  等到飞机落地,丛澜感觉自己的双腿已经没有了知觉。
  “下一次不如转莫斯科换俄航。”丛澜真诚地建议。
  转了两个城市换机, 不说别的,就这麻烦事儿也够了。
  幸亏三波飞机没耽误,不然的话,衔接不上就又要多等几个小时,到时候忙个一天一夜都到不了目的地。
  于谨也好不到哪儿去:“走路别打摆,不好看。”
  丛澜拍着自己的大腿,给自己以鼓劲:“没关系我不介意好不好看。”
  旁边的人听他俩一来一回地呛声,笑个不停。
  冰鞋考斯滕是随身行李箱里带着的,其他的做了托运,因为担心行李出问题——要是丢了那真是,比赛没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