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成绩差,不就是因为给我编舞的是国内的一般教练吗?
  我要是有那么好看那么贵的考斯腾,裁判哪怕是看我着装,也会对我印象分多那么一点点啊!
  有些人不会从自身找原因,他们羡慕嫉妒发酵起来,能烧死人的。
  丛澜的成绩是很夺目,也正是因为这,无数人在阴暗的地方看着她,找她的各种错处。
  铺张、浪费、要求高、麻烦、特立独行、不容入集体、显摆……
  就像是姜胜此时说出来的这些。
  于谨面无表情地盯着他。
  姜胜一昂脖子:“你好好想想吧!”
  于谨破口大骂:“我想你大爷!”
  姜胜得意的神情被这句话给卡住了,他:“你什么意思?”
  于谨反问:“你说我什么意思?”
  他虽然也不懂为什么丛澜三天两头有要求,还总是特别有主见,但一年多接触下来,于谨明显看出,丛澜这些做法都很正确。
  国家队没有一个很好的女单教练,哪怕是褚晓彤的教练,那也算不上技术好。
  可以说,没有人知道要怎么去科学地教学,女单这部分是断层的,找不到像是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的那种层次的教练。
  包括于谨,他以前确实教了女单,但他也在摸索,在学队里其他教练的教学模式。
  国家队这么些年来累积了不少经验,但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系统的教学体系,全是教训。
  就连男单,也是仗着他们身体好,采取“拼命训练”这种伤到运动员本身的训练方式。
  p分拿不到,那就上难度。
  别的国家在出四周,那他们也来。
  不会四周跳怎么办?
  简单,看比赛视频,找体育大学的教授来做项目分析,去论坛听报告,然后回来继续死命地练。
  那没有出现的四周跳种类,怎么办?
  摸索着练,学不会,就练废。
  年纪轻轻,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不是膝盖伤了就是腰背伤了,退役的双人滑老将,前两年那是直接打着封闭上的赛场。
  为什么退役呢?
  因为实在滑不动了,伤病太多了太深了。
  丛澜练习花样滑冰以来,她每日的训练量那么大,三周跳一个接一个地出,但没有过其他人常见的伤病。
  丁教练他们羡慕得很,夸丛澜身体好,以为是个玻璃人,没想到居然这么抗造。
  于谨之前以为是这样的,但他昨天看了自己的记录册,发现不是。
  一年多来,丛澜的记录已经换了五个本子,翻开来总结一下,就是她的进步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