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留有空间,他们这样想着,反正过一年丛澜也有经验了,可以参照之前的记录来打分了。
  于谨临进后台前扫了眼冰场对面的裁判席。
  他模模糊糊地想着,你们好像被pua了,不,我们好像都被pua了。
  因为国际裁判打分有倾向,所以就算在自己国家内的比赛,也要依从他们,束手束脚。
  可是,应该如此吗?
  丛澜没想那么多,反正她赢了。
  等领奖了以后,她拿着奖牌跟二三名一起合影,视线落在那枚冰凉的金牌上,突然想到,她妈妈又要做奖牌的考斯滕了。
  嘿嘿,妈妈的摸鱼时间又减少了好多。
  丛·幸灾乐祸·澜,快乐地咧开了嘴角。
  ·
  花滑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丛澜的十二冬之旅却未划上句号。
  这是冰雪项目的盛会,就算没有夏季运动那么丰富,加起来也还是很可观的。
  除了花滑还有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等比赛项目,现场看特别过瘾。
  尤其是极限运动类的滑雪,高山跃下,空中转体,能让人把心提到嗓子眼儿里。
  对丛澜而言,最关键的是,她还想把所有的pin都给换过来。
  十二冬啊!过去了就没了,不是每个冬运会都叫十二冬的,每一届的pin都是限量。
  为此,丛澜直接去把领队剩下的pin都给扒拉了,拿去找别的项目运动员换pin,半道揪住了张简方,还从他手里拿了冰协的pin。
  北京队其他人也宠她,见她要,翻了翻自己的兜,将余下的都给了她。
  有人也要集邮,丛澜就拉着人家一起,对方没有的,她这边多了还送给人家。
  在众多比赛里,能现场收礼物的只有花滑,粉丝如果送礼物的话其实选手也可以收,但肯定没有花滑选手的多。
  丛澜的酒店房间里堆着三个超级大的袋子,趁东奔西跑换pin的间隙,她背了一书包小一些的玩偶,逮着人就送。
  没多久就清空了一多半,剩下的太大了,不好拿出去,于是她跟人家约好,问了房间号码,等比赛结束晚上回去睡觉的时候,她抱着毛绒玩偶跑上跑下地敲门。
  于谨看着她真是比比赛时候都忙。
  成果也很斐然,社交牛逼症患者丛澜,几乎在所有冬季项目运动员跟前挂了号,哪怕她不认识人家,人都知道她是谁。
  运动使人外向,于谨觉得这个buff叠加在丛澜这里显得有点过分强大了。
  就前几天,来看丛澜比赛的外国人,只要会说英语俄语法语日语这些的,她都能跟人唠两句,趁签名的功夫,还跟对方约好了“我要是以后去你们那里比赛了,记得来看我呀”。
  从语言储备上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别人还学不来。
  于谨:佩服。
  ·
  十二冬之后,丛澜还有一个世青赛,全称是国际滑联世界青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升组就是世锦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