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14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第一声驼铃过后,维持静态姿势的丛澜就进入了动态,转体时衣裙飘曳、巾带飞舞,手腕间的金镯叮铃作响。
  拧腰移跨,脚下转三接莫霍克,左手手臂多弯,右臂折叠指尖向左,手指拈花般。
  敦煌飞天讲究s形体态、u形舞姿,需要合理地运用身体各个部位,手臂要弯曲,姿势要舒展,却又不能幅度过大,否则的话就会显得张扬。
  要有曲线美,但不能失去典雅。
  丛澜转腰沉气,以肌肉的内在劲力作支撑,手臂曲而不折、棱而不尖。
  她身轻如燕地在冰面飞行,就此来看,倒是挺适合改变成花滑节目。
  成品曲子里的民族乐器很多,古筝、琵琶、笙、排箫、埙、手鼓、定音鼓等等,还有西方乐器的大提琴。
  原先不是这样的,很多内容都是后续加进来的,可以说,一个乐器就是一笔钱。
  整首曲子全是金钱的响动。
  丛澜:贫穷如我。
  她向后滑去,左脚单足滑行,浮腿弯曲提膝盖,佛手对腕变上举,于是手臂上半固定的飘带就飞扬起来。
  长带飘飞,迎风舒卷,动感强烈。
  有箫声响起,丛澜昂首振臂,接了一个基础燕式,还特意保持了兰花手的姿态。
  俯身向下变化夏洛特燕式,手臂由上至下,双手握住小腿时,衣裙轻软,彩带飞卷飘旋,如横空飘游般灵动,似逆风翱翔于彩云之上。
  找敦煌舞的专业老师来纠正动作,花费时间去调整细节,实在是丛澜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很多时候,差一点点,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丛澜很注意飘带,担心卷在冰刀下面,所以没有往下抓脚踝,而是偏上的小腿部位。
  起身顺势换y字燕式,她仿佛自云间穿梭而来,配上背景音里的排箫和埙,云雾弥漫,大气磅礴。
  丛澜在演绎节目的时候,一向很注重面部表情,这大概是她遗传丛凛的优点,不会因忽略与认真而面无表情,哪怕是第一次练习。
  更何况,现在是她展示成品的时刻。
  静心、放松,双眉舒展,嘴角微微上扬,时而双目低垂,时而肃穆静谧。
  她面部的变化给得很丰富,一直在随着音乐与动作的变换而调整。
  敦煌飞天有很多手持乐器的不同姿态,丛澜将其打乱,糅到了不同的节点。
  扬腕击鼓,反抱琵琶,拈笛吹奏……肩肘腕传导至指尖,上肢动作缓慢又富有节奏。
  右腿高抬向前,跳起时几乎快与冰面成为了平行的直线,转半周,一个极高的华尔兹跳,在手臂与衣裙间彩带的飞卷舞动下,就这么完成了。
  她整个人飞了起来。
  弓步拖刀时,丛澜双手做弹琵琶状,变鲍步,接莫霍克的同时有个逆时针转体,接落叶跳,一手似托花于胸前,一手散花于空中。
  含胸、收手,合掌礼佛,眉目低垂。丛澜头部微动,配乐出现“伶仃”的清脆声响,她仿佛被这乐声吸引了,正在凝神细听。
  少顷,她回过神,轻轻一笑,伴着一道琵琶声,做了个延迟的1a。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