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19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初晓山:“用肉眼去观察,或者用摄像机拍到的视频、图片来分析,终究是有不足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动作细节,才能针对性地进行纠偏。”
  丛澜的训练和她的技术动作,被于谨总结成为经验,分享给了国家队的其他人。
  而她的相关数据,以一种更为冰冷的模样,剖析在了众人面前,直白地叙述着她的姿态、呼吸、位置、速度等一切。
  简单来说,她的技术参数,是模型。
  有用,却又不具备普适性。
  初晓山叹气:“花滑的技术动作太复杂了。”
  做起来是真的麻烦。
  丛澜若有所思。
  所以,你们是在建立一种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吗?
  她想起了意念空间里自己的小人儿模型,那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在里面训练的时候,非人类教练能够实时掌握她的身体数据变化,给出不断更改的训练方案。
  她的辣子跳、菲利普跳之所以能够那么标准、变得更好,就是因为任何错误都逃不过非人类教练的“眼睛”。
  她甚至能将这些方案带出来,在现实里使用。
  虽然不会直接给于谨,但她要做更改的话,于谨并不会直接拒绝,而是先思考丛澜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想法,觉得有理,就会赞成她。
  不过至今,于谨都没发现有什么地方是不合理的。
  他对这事儿也很纳闷,跟张简方还聊过,总教练很激动,认为丛澜是一个很好的教练员苗子。
  于谨直接无语。
  他把这话跟丛澜重复,当时丛澜的表情跟他一样,特别的不知所措。
  丛澜:误会了不是?
  她生怕于谨也有了这个念头,当即就解释,说她这是直觉,对其他人没什么用。
  好险算是掀过了这一篇。
  初晓山还在那边说着:“我们经过这两年的分析研究,与科技公司展开了合作,联系了运动测量团队,加上一些黑科技,助力明年的冬奥。”
  软件是找科技公司专门定制,整套装置也是花了大价钱配置的,张简方赌上了部里近一半的经费。
  初晓山看了眼时间,还有空,他就干脆跟大家介绍了一下这个地方。
  “这边是视频采集分系统,主要是进行运动视频拍摄,一会儿我们去那边上冰,这里建了冰场。”他道。
  怕这群运动员不理解,他好脾气地用最简单的说辞向大家科普着。
  丛澜边听边在这里溜达了一圈,脚步轻慢,与她往日风风火火很不相同。
  最后,她确定,张简方搞出来的这个东西,真的有点偏向她意念空间里的模型系统。
  很有意思。丛澜不由笑了起来。
  高科技辅助运动,这样一个想法能进入到花滑,未来,国家队一定会变得更好。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