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9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赛结束了,回去复盘检讨,明天还有自由滑呢。
  笑着跟大家挥挥手,丛澜很快带着教练消失在了前场。
  为了她而来的观众们就这么地见了拢共十一分钟左右的丛澜,然后孩子就没影了。
  孙涵涵为丛澜没成的3a惋惜,不过看到她最后蹦蹦跳跳地笑着离开,孙涵涵觉得也还可以吧,至少妹妹的心态还是稳的。
  “希望明天自由滑好好发挥,毕竟你是在跟自己比啊!”她道。
  能跟丛澜比的人都不在场,谁都知道丛澜拿下这个比赛的第一不费吹灰之力。
  一个短节目都能拉开这么大的差距,更别说明天的自由滑了。
  在国内赛里,丛澜的优势很大很大。
  她继续上3a,也不过是想跟自己较个高低而已。
  不然,2a多稳啊,舒舒服服拿个3.3分,不比拼一把3a要强吗?
  第168章 温暖和喜爱
  女单短节目一结束, 《星空》的视频迅速在网上流传开来,几乎是同步,外网也出现了不同角度的录制视频。
  很明显是观众拍的, 数量虽然多,但都只是在固定位置上拍摄的全程。区别在于有些质量好点, 有些会比较的混乱, 比如掺杂呼吸声、录制者的碎碎念等等。
  总之, 在官方摄像出来之前, 大家得以通过这些简单的视频欣赏到丛澜的新节目。
  《海边的星空》这首钢琴曲很柔和, 原曲比较平缓,丛澜找人重新编曲后,适应了花滑所需要的节奏, 短节目采用了“慢-快”的编排, 整个情绪是递进的。
  丛澜节目的艺术性不必多说, 索契之后再没裁判敢刻意狠狠压分, 一个冬奥金, 让她得到了该有的分数待遇。
  在分数之外,不论是现场还是显示器外的观众们,都能从她的表演中感受到节目所想要表达的情感。
  有一种抚慰人心的温暖, 孤身一人在海边散步, 听海浪翻涌, 眺望远方星空,静谧闲暇而不孤独。
  花滑的基础是技术, 在此之上是艺术, 这是两个不可割裂的部分。因为花滑的全称就叫做“花样滑冰”, 是花样,是滑冰。
  只有艺术没有相应的技术, 浮萍一样虚浮无所依;
  空有技术没有艺术,就丧失了美感,是干瘪的。
  丛澜哪怕在发育关,她的技术也是一流的,滑行时候的用刃、压步的减少、步法衔接的复杂、旋转时的姿态,以及她永远飘逸高远的跳跃,她在确保技术的基础上,竭尽全力地展现自己的艺术感。
  如果不用大一字进3a,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地压步滑行,用长达十几二十秒的时间来滑过大半个冰场,然后再起跳3a,丛澜的成功率想必会更高。
  但是她不乐意。
  四周跳太难,她没有办法,这是她的妥协。
  可3a是她的王牌之一,她曾经那样丰富地进出3a,练习了无数次,得到过满分goe,丛澜不愿意舍弃跳跃之前的步法串。
  尽管那会让她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增加很多。
  可她如果现在就放弃了,以后呢?
  是不是就等于直接对发育关说了“我不行”?
  她对自己有着高要求,也一直在跟自己做对比,不想输给以前的自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