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9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是到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国内赛给了刷分网址,可以看到小分表,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冰协依然存在不足——他们不给披露选手们提交的技术配置的。
  这就很扎心了。
  这边丛澜合乐完成,拎包走人,那边,冰迷们开始扒她的曲目,询问这到底是哪里来的曲子。
  一进入赛季,委顿的大家都活跃了起来,有不少事情可以做了。
  ·
  这个赛季不知道isu又在搞什么,新的奥运周期,新的气象,大刀阔斧地改了许多规则。
  最显眼的当属解禁了单双人的人声曲目。
  以往只有冰舞可以出现带有人声的音乐,其他的项目是禁止的。
  这一举措令选手们可选择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不少,流行乐都可以进入大家的视野了。
  丛澜的自由滑也赶了个新潮,选了个带人声的曲子,不过不是流行乐,而是来自一个法语的音乐剧——《摇滚莫扎特》。
  这个音乐剧2009年于法国大红,受到了大家的强烈欢迎。顾名思义,它讲述的是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
  但与大家普遍以为的叙述不一样,这个音乐剧的表现形式要更为特别,它摒弃了“真实”,转而构建了一个新的“莫扎特”,深度挖掘了莫扎特的不羁、反叛,给出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剧中有许多古典和原创曲目,音乐将莫扎特的古典旋律与流行和摇滚融合,风格极强,与常规的音乐剧差异甚大。
  丛澜的自由滑不是其中的一首曲子,而是将两首歌剪辑编曲后得到的。
  第一首是《je dors sur des roses》,翻译成中文的话就是《我在玫瑰中沉睡》,盛放的玫瑰哪怕凋零,依然有着浪漫主义的风骨,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美丽。
  剧中,莫扎特在此时陷入了低谷,遭受了背叛。在迷茫与彷徨后,他寻找到了新的方向。
  第二首是《place je passe》,翻译后是《我走过的地方》,也可以译作《我所行之处》。
  这首歌可以说是紧跟着《玫瑰》的剧情表达,此时是莫扎特的人生新阶段,少了轻狂,多了坚强,依然乐观的成长后的天才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丛澜很喜欢这两首歌,那时候她还在准备高考,确定曲子之后找了编曲师,在考完了以后收到了成品。
  出来的成果很不错,联系到的花滑编舞师也表示了喜欢。
  其实这两首曲目的歌词特别诗意洒脱,全部放进曲目里也不违和,不过最后她还是做了取舍。
  因为,如果自由滑全程都带有歌词的话,丛澜觉得太满了,没有给观众们留下去思考和体会的时间。
  留白是很重要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不该从头至尾都被歌词给框住。
  丛澜保留了几句,在最初以及中间偏后的位置。
  “我沉睡在玫瑰之上,它们为我画十字祈祷。”
  “在夜里,在雨中,在笑声里,在最糟糕的我的生活里。”[1]
  “在我走过的地方,我是我的梦想的国王和自由的支配者,敢于对那个奋起反抗的狂人,给予恩惠。”[2]
  整个曲子的风格华丽且燃还摇滚,与她以往的所有曲目差别甚大。
  也可以说,是她的一个新尝试。
  于谨挺喜欢她这一次的选曲,本身,丛澜的跳跃就是以力量感出名——要做到高飘远和轻盈是很难的,没有力量是做不到的,用不好力量也没办法有丛澜现在的跳跃美感——配合这样的音乐,能更好的展现她的独特和强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