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7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往侧边看去,与kc区在一侧的裁判席上,十来人的脸色很糟糕。
  丛澜挠了挠头发,摸到一手发胶,只能悻悻地用指尖抠了抠。
  “你们都忘记了我还没出分啊!”她无奈。
  于谨没看她,瞪大眼睛往空中看屏幕:“别说话,让我再看会儿!”
  然后是旋转。
  丛澜的旋转得分里一个是第二一个是第三,对比的时候排在第三的跳接燕式转就只跟得分第一的作了对比展示。
  “我感觉她没比第一弱在哪里,”孙娅然道,“你说呢齐妍?”
  齐妍:“跳接的高度很好,脚下也清晰,她的基础扎实,轴正位移趋近零,重心稳到不行,你看这个舒展的姿态,手臂是随着音乐有舞蹈动作的,合乐性很强。注意到她的转速变化了吗?旋转时如果不换足,要调整转速的话是有点难度的,她对转速的控制力也很让人羡慕。当然,这些用下来,可以大大地增加旋转的丰富性。”
  为什么要费力调整转速?
  因为这样更合乐。
  【明白了明白了,是说处处符合加分条件】
  【转速好像也是提级的条件之一】
  【问题是她好像每个旋转都有不同的变化】
  【大佬炫技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丛澜不管燕式转还是换足联合转都不输这两位得到了最高goe的女单,为什么她不能加到这么多?为什么她的燕式转只是1,换足联合转只是1.21?
  别说不能给满分,她们就有1.5的满分!
  一直到接续步,当第一第二的接续步放在一起,人们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丛澜的编排”。
  她的步伐复杂,转体多,左侧脚下出了三个,右边才有一个半。这么一对比,左边就跟加了倍速似的。
  数量上丛澜也远远超过isu的规则,接续步结束之后她仍旧有复杂的衔接步伐。
  短节目时长不到三分钟,丛澜在历年的参赛中,最长的kc区等分时间在六分钟左右,那会儿观众催促,isu不闻不问稳如老狗,挨着她出场的女单心态都崩了。
  但现在,好像所有人都顾着看热闹,忘记了丛澜的分数还没出。
  丛澜:噫,你们不在乎我!
  粉丝:澜妹别闹,等我看完热闹。
  有挨着裁判区域的前排观众听到isu的人(很好认都是外国人)在嚷嚷,说着什么“中国冰协在干什么”、“该死,它什么时候停下”……
  脚步匆匆地跑走,没多会儿又有人跑回来。
  wings发威的时间段里,赛场一万多人惊喜,几十个人绝望。
  无聊的丛澜扭头问kc台子外面的林悦要吃的,她说她有点饿。
  林悦抛给了她一个巧克力。
  摄像师给了裁判席一个镜头,大家也因此在wings切换页面的间隙,见到了混乱的裁判们。
  “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