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8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连跳和另一个单跳都没有问题,就是3a滑出后的失误太大了。
  黄曦梦看着很多人在说冰面太糟心了。
  张简方也在后台跟着队伍,与自家人小声地嘟囔着:“怎么办事这么不牢靠呢?冰面啊!基础的基础!重中之重!我没怎么看这个,就给搞成了这个样子!”
  这次举办比赛的城市不大,法国冰协又是穷得半死不活的,张简方都没想过,以前老说国外的月亮比较圆,临了,连wings都运行不了!
  配套的设备都是从国内带来的,高速摄像机、处理器、人员等等,结果到了现场,安装又是一大难题。
  赛场布置的时候压根就没给他们留足够的位置和线路!
  张简方:……
  我可真是信了你们的邪啊!
  好在他虽然手下能人众多都有脑子,这些年倒也不是不再跟没脑子的人打交道的——看看那群山头,看看那群xx——张简方很快就梳理好了心态,薅人来这里监工重新搞。
  新建地基简单,在半拉的废墟上搞建设就又费力又难了,wings能在场地里架起来,不知道是祭了几个工程师才搞定的。
  后续还要考虑信号传输这些杂七杂八的问题,忙得他们前脚不沾后地,也就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他们没人去盯制冰公司了。
  法国冰协:哎嘿!到我表演的时候了!看我来个贪污省经费!
  稀烂的冰面,报到的时候还凑合,第二日op丛澜就说软,她喜欢硬一点的冰面这个大家都知道,但之后褚晓彤也说软,这就有点问题了。
  反馈了以后,冻倒是努力冻了,问题是,冰层厚度它不行啊!
  张简方:……
  我还真是头一次见到卡着标准线最低去建的。
  能跳吗?
  能。
  能滑吗?
  能。
  能比吗?
  能。
  但质量次也是真的次,厚度不够,冰面质量一般,二次加固也没办法搞好最初铺设时的控温系统,导致冰面区域的温度是不相同的。
  也就是说,30mx60m的场地(这地方居然还没给克扣长短边尺寸)里,囿于制冰技术,本来就存在不同区域内的冰面温度有差异,现在的差别就更大了。
  就像是一张山东大煎饼,去火边加热的时候,一些面积是烤好了的,一些面积没被足够的温度控到,还是那么的硬。
  丛澜滑过很多冰面,就连首体每天的冰都不是很一样,神仙冰面简直可遇不可求,但跟法国站这么刺激的,她还真的是不怎么见。
  从三周跳开始,细微的差异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更别说3a和四周跳了。
  法国站这个冰面,不是索契冬奥男单赛场的硬邦邦有毒,而是一种神农在这里都能尝百草似的有毒。
  【我想起来昨天蓝莓的采访了,她说冰面有点难以捉摸】
  【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