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6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丛澜在掰扯自己的跳跃, 翻着训练日记研究新季节要用什么编排。
  “考验你的时候到了, 老教练。”丛澜头都没抬。
  于谨:“不想被考验。”
  这次变动太大, 细节标准也有了很多更改的地方,最大的应该是男单自由滑的时长和技术动作缩减, 这个是明面上的重点。
  丛澜:“小沐发育关怎么样?”
  于谨:“四周跳的成功率下降了两成,3a跌得比较狠,现在不足一成。不过他的耐力上去了,体能训练改一改,这个赛季差不多能适应新规则。”
  cop1.0之下,男单自由滑13个技术动作、四分半时长,这样的安排在sr已经被人们习惯了,重新改成jr的标准,对新赛季的运动员都是陌生的。
  因为裁判技术手册的判定条件,不是jr标准。
  冰迷们都戏称这波是退化,isu为了保自己的心肝儿morton he以及去年冒头的两个新人男单,考虑到了他们的体能不足,特意改短了时长,还减少了一个技术动作。
  四分钟和12,这两个数字跟女单自由滑差不多了。
  区别在于女单没有普遍上四周跳,就难度而言是降低许多的。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丛澜。
  也不包括其余想要争夺领奖台的“新四周跳女单”们。
  于谨:“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如何适应新规则。”
  丛澜抬头:“怎么说?”
  于谨:“队内目前是两种态度,一就是我们几个,认为动作和丰富性都要兼顾;二是老曾他们,觉得第一个赛季用来尝试,寻找国际滑联的打分标准,分批划等级来编排节目。”
  前者基本是朝丛澜看齐的,既要符合技术动作要求,也要再此基础上尽量地丰富衔接、舞蹈动作、情感表述。
  而后者的意思就更“卑劣”了一些。
  他们也认为于谨丁教练所说的“isu来者不善”是对的。
  为此,他们的想法是从jr到sr,四个项目剔除掉冰舞,其余三者按照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来划定等级去进行赛季曲目的编舞。
  等级是什么?
  是按照已经给出的规定,分成四级。
  划分出来一部分人冲着保技术动作+唯一目的节目完成度;
  一部分人在前者的标准上多一些编排复杂性和丰富性;
  一部分人拔高难度的同时以节目完成度为主;
  最后一小撮则是高难度+拼完成度,这些也是拼领奖台的人。
  丛澜:“那么,他们想让谁来当这四个等级的人呢?”
  三个项目的运动员加在一起,不管jr还是sr,总能在每一个等级里安排四到六个人的,平均下来一个等级单项目也就是一两个人。
  例如女单,王萱现在技术水平起伏不定,她的赛季曲目就可以在砍了必要衔接之外,寻找提高clean和完成度的最佳方案,用低难度+保完成的方式来编排她的节目。
  像是什么连续转三啊大一字啊下腰鲍步啊进出三周跳就不要了,一个转三足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