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67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内举办的赛事系列目前来讲非常丰富,从八月底到次年四月底,jr和sr的专业、业余比赛层出不穷。
  陆心怡坐在那里翻看绿色宣传册的时候,邢寄风在旁边滔滔不绝。
  “我们的学员一般是从六岁到二十岁不等,走偏专业性质的呢也不少,一般来讲,能参加的都是标注了业余的比赛,还有就是一些报名不太讲究mts的比赛。”
  先是八月份jr和novice组别的国际邀请赛,基本每年冰协都会申请举办一场。
  可能“xx杯”的名头不一样,但大多一期一会,针对的是年龄偏低、性质偏业余爱好的选手。
  邢寄风:“这类国际邀请赛的竞争强度不大,也是冰娃家长们在十岁上下的关键时期,为孩子决定后续是否要走专业的尝试性比赛。很受欢迎的,国内比赛方便嘛!”
  陆心怡:“嗯。”
  邢寄风:“但有时候也会出国比,一般来讲比个两三次,他们就有把握了。”
  他见陆心怡翻了一页,又特别自豪地说道:“往后,我们八月就多了一个自家的b级赛了。”
  jr和sr都可以参赛的夏日杯,只要冰协注意把控好参赛选手的国籍数量,这将会成为国内运动员刷mts的最好机会。
  陆心怡抬头看了他一眼,见到的是这位经理脑袋上就快具象化来的自豪、热情。
  她在美国参赛的时候,b级赛就没少过,北美地区赛事不少,那里虽然职业市场经过多年的isu造作给搞得快没了,但正经比赛是不缺的。
  加上陆心怡家里还比较有钱,这方面就没愁过。
  邢寄风这副模样,她确实没在谁的脸上见过。
  一场b级赛,至于吗?
  邢寄风觉得至于。
  因为这场比赛的意义不同,它让很多人看到了冰协的努力,和未来的希望。
  最初大家都以为会是国家队专属,没想到张简方没让一队出面,补的是二队和三队,余下的名额大批地放给了地方队伍,俱乐部成员也可以参加。
  这个信号是很不一样的。
  不去国家队、没进入地方队,照样可以参赛,张简方抢来的机会,也照着他曾经许诺过的样子,开始整合资源放给领域内的所有人了。
  蛋糕要做大,也要在后续做好分配,不然在这个环节会有很多龃龉发生。
  “马上我们有一个最重要的比赛,”邢寄风喝了一口水,叮嘱道,“非常重要。”
  对专业运动员来说,这个赛事没什么含金量,但对于他们这些商冰品牌,是一年里最关键的系列比赛。
  陆心怡:“俱乐部联赛?”
  她刚巧翻到了这一个赛事的资料。
  邢寄风狠狠点头:“对,俱乐部联赛。”
  他们都戏称,这是未来一年资源分配的“大蛋糕”。
  业内也有人叫它“蛋糕赛”。
  从九月份开始,俱乐部联赛就陆续在各地进行了。
  之前的分站都在北方,从哈尔滨到青岛,前年已经向着南方延伸,到了武汉、杭州、深圳等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