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70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增长率42.11%,fs增长率-1.82%;
  5小姐(jpn)
  去年短节目5.30,自由滑7.11。
  今年短节目5.28,自由滑6.73。
  sp增长率-0.38%,fs增长率-5.34%;
  6小姐(kor)
  去年短节目4.82,自由滑6.79。
  今年短节目8.25,自由滑11.90。
  sp增长率71.16%,fs增长率75.26%;
  短节目的官方最高goe同比增长17.75%(技术配置3a),如果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为什么有人增长率是40%,有人是负数?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每个赛季选手们的技术水准不一样,或者她退步了。
  所以以上数据,是基于sb和小分表clean的情况挑选出来的,不存在一场失误过多但是得分赛季最佳、另一场clean分数高。
  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吧?
  我只列举了少数几人,但有个xxxx网站是我们冰迷自己创建的分数对比分析网站,在里面可以针对每个运动员的所有成绩得到你想要的各种图表,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全面性的数据分析,总不至于是我恶意挑选故意去贴合自己结论做出来的吧?
  另外,我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赛季末isu裁判给分大放送,很多运动员的pb与sb都在世青赛里得到的,那真的是一场极为宽松的给分。
  让人害怕。
  分数的同比和环比增长率可以看出来这个运动员不同赛季的表现高低,如韩国的6小姐,刨除规则影响的因素,她这个增长率已然是技术动作有了极大的进步,才能拥有的变化。
  但恕我直言,很多人是没有这样“极大的进步”的。
  可基本上,有名有姓被寄予厚望的这批运动员,在两个规则中得到了大批量的40%的进步。
  这说明了,至少在cop2.0运行中,它是利好运动员得分的。
  尤其是在clean状态下,更有力。
  两年都有clean场次的人不算多,如果以“几乎同等失误”为条件来对比去年和今年的两场比赛,那么,也有大部分人可以得到这样的分数增长。
  然而,欧美组普遍的20%-40%的分数增长,放在其余国籍的运动员身上,是少见的。
  众所周知,欧美组与非欧美组的参赛人员数量差异极大,一场jgp里女单35人,可以有近23人都是欧美组,没办法,欧洲小国太多,积攒起来就是一个可怕的基数。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对比前十名、前五名,范围缩小了,欧美与亚洲选手的比例可以接近1:1。
  在这种情况下,欧美选手的40%幅度增长,要远远多于亚洲选手。
  三个欧美选手,对应的是一个亚洲选手。
  这是jr组别,之所以要对比她们,是因为目前结束的a级赛事里,只有jgp的数据量还算可以。
  gp目前只进行了sa这一站,在此次比赛中,有很多刚升组的、今年失误过大的,故而无法挑选出合适的人选来作数据分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