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71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它只是这样,那就不是能在历史中占据一粒尘埃的“红磨坊”,而仅仅是一处与世界各地歌舞厅没有什么差别的百年老店。
  它成为了艺术创作主题。
  这里也被叫做煎饼磨坊,出现在了不少画家的笔下,有梵高、尤特里罗等等,更有印象派画家雷诺阿专门绘制了油画《煎饼磨坊的舞会》,又名《红磨坊的舞会》,这个画作是光的艺术。
  而后来的后来,2001年,一部歌舞电影片《红磨坊》上映了。
  它也是当年的戛纳电影展中的开幕影片。
  丛澜的选曲便来自这部电影。
  穷酸作家爱上了美丽舞女,还有一个权势滔天的第三人,这似乎是一个俗套的故事构成。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世纪,巴黎的红磨坊是很多人颓靡度日的享乐所在,女主是这里的头牌舞女,她也是交际花,渴望成为一个巨星,并打算借助第三人公爵的权势,达成她想要的生活。
  她已经计划好了一切。
  就在这时,钢琴诗人男主来到了这里,他为红磨坊写曲子,他被女主误以为是公爵,得到了对方的献媚与表白。
  这样致命又美丽的错误中,两人的爱情悲剧悄然注定。
  公爵以利诱导,女主想要得到他的投资便要成为他的情人,于公爵而言,女主不过是一个花瓶、一个显摆的物件,他不在乎她的情绪感受,也不认可她的内心价值。
  他同时以威势相逼,若不答应便杀死男主,女主为了保全男主选择妥协,她骗男主说我根本就不爱你。
  故事似乎又老套了起来。
  过度的劳累导致女主患病,她在舞台上,阴差阳错之下,本该远走的男主与她搭戏,在对方的倾诉之下,她被打动了。
  公爵选择了退让离场,雷鸣般的掌声里,幕布之后是发病倒下的女主。
  男女主的爱情有了结局,却直接走向了be。
  其实很多故事阐述起来都很简单,这也不过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凄美爱情,但它又是很不一样的。
  导演的美学中,于高反差的色彩里,电影中的每一个人包括配角,都有着他们推动情节的重要作用。
  那些无比契合的歌舞音乐,也在认真地、深刻地阐述着、说明着、回答着时代变迁之中,人们的精神世界随之产生的变化。
  《红磨坊》这部影片有着繁复华丽的画面与音乐,也在这样的视听表达中,讲述了全人类都普遍存在的困境,是理想之殇,是现实与初心的妥协与消解,是人生选择时的不断退让与调和。
  正如花滑这两年的变化。
  身处其中的人感受更为深刻,似乎选什么都是困惑的。
  女主,男主,公爵。
  谁又是谁呢?
  与《皓月》不同,自由滑的选曲是丛澜一早就定下的。
  老实讲,她想滑的曲目太多了,不止是探戈这类特别的舞种,她想尝试很多新东西,只是要循序渐进,不能贪多嚼不烂。
  前两年就想滑,却一直觉得还不到时机。
  今年休赛季在决定曲目的时候,丛澜直觉就要滑《红磨坊》。
  这是一个很早就联系了人进行制作的曲目,不管是重新编曲还是找编舞师合作,都符合运动员筹备新赛季比赛的正常流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