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76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这回,她怎么会放弃呢?
  音乐响起,褚晓彤的解说词也同时出现了。
  “与青少组相比,成年组的核心控制力要更强一些。你们可以回想前不久那六个人的表现,有的人肢体是甩出去的,控制力差劲,手臂乱晃,做了好像又没做。所以节目不好看。”
  “你们看桑莹,不单单是脚下的冰刀干脆利落,她的上半身也在配合着自己的步伐、旋转、跳跃。”
  “有一些运动员,大家都夸滑行好,不管是用刃还是速度、衔接等,都做得很优秀。但再去看他们的上半身,你们会发现,好像上下两个部分的躯体被割裂了。”
  “这非常常见。”
  “桑莹的肢体动作是很丰富的,她不像是上一组男单里的几个人,也不像是青少组的小孩子,手臂张弛有度,不是简单地伸出去再画个圈,而是有她自己的呼吸节奏。”
  “花样滑冰是一个在高速运动下的项目,它呈现的一整套节目势必离不开滑行,也正是高速滑行带来的优势,让大家忽略了肢体的僵硬、不充分。”
  褚晓彤此时的点评没有像是其余直播解说那样,着重在跳跃上,而是整个表现力。
  舞蹈老师教课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孩子天生就是舞者,因为他们的协调力很好。
  花样滑冰也需要这种协调力。
  不是滑行与跳跃就足够了的,舞蹈填充内核,带来了节目的升华,也让这个项目有了生命力。
  其实p分并不是不能刷。
  拿不到满分,拿个基础及格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点在现在越来越复杂琐碎的编舞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褚晓彤一开始参加比赛那会儿,滑行半场去做三周跳再正常不过了,漫长的一周燕式巡场也是每个女单都要会做的。
  现在不可以。
  如果在进出三周跳时没有步法衔接,准备起跳的过程里过于单一,都是负goe的条件。
  为了拿到基础分数,编舞师的工作量也是越来越大。
  褚晓彤嫌弃大多数节目,有时候不全是选手的问题,还在于这套节目的编排压根就不合适。
  就像是jr第一个上场的小女单。
  编舞师没有结合她的个人色彩与擅长的动作来扬长避短,只顾着按照自己总结出来的公式,塞进去一堆“可以加分保分”的编排,就宛如让一个跳古典舞的姑娘去跳街舞,会很难看。
  有没有人能消化掉这些乱糟糟编舞,做出来自我风格的节目呢?
  当然会有,但不是她们。
  压力全给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还要三四十的教练做什么呢?还要俱乐部做什么呢?
  辅助团队就该有自己的任务,而非站在场周当吉祥物。
  还不一定是吉祥物,挺拖后腿的。
  在褚晓彤的缓慢讲解中,不少懵懂的观众们,看明白了桑莹的美。
  【很流畅的样子,比刚才的节目看上去都要顺,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
  【像是一匹柔滑又光彩夺目的绸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