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7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在对方也很爽快,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机会,也非常高兴能够让这首曲子走向另一个赛道。
  都是自家人,聊起来非常和谐。
  丛澜要是想用《环太平洋》或者别的电影衍生曲,可能还会稍微麻烦点。
  商用权限和改编权限都拿到了,张简方二话不说,直接请来了国家队的民乐团来给丛澜演奏,规格一下子拔到了最高。
  她跟于谨还唠呢:“张总这水平,怎么前两年不这么搞啊?以前好累的。”
  给经费报销,但是运动员自己去找老师编曲编舞,虽然不用考虑费用了,可是这个过程也是繁琐辛苦的。
  “甩手掌柜”嘛,给钱这个行为很帅是没错,实际执行者付出的时间精力也没少到哪儿去。
  不像现在,只需要提供想法,那边自有专业人士分工合作,给你比对要怎么选曲,选哪个更合适,以前有谁在赛场用过,拟合数据是怎样的……
  一边是运动员和教练的“我喜欢”,一边是科学的分析计算,后者尚未做到流程化规范化,但已经有了一点点这样的苗头。
  而仅仅是这种初期的建立,就已经能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良多了!
  于谨叹气:“张总真是给你们惯坏了啊!”
  搁以前,别说这什么团队了,就连请大师来编排的费用都给不到位!一套节目滑两个赛季是基操,三个赛季和反复重启也不算什么。
  丛澜:“嘿嘿嘿,这不是有机会了吗?要是没的话我还不抱怨呢!”
  正是因为能“挑剔”了,所以丛澜才唠两句。
  真到了于谨说的曾经,那她也不会说这样的话。
  丛澜双掌合十:“许愿我们张总长命百岁,心想事成!”
  最后四个字,一半儿都能落在自己身上。
  毕竟,张简方现在满心满眼都是花样滑冰,他心想事成了,不就等同整个花滑心想事成吗?
  于谨也同样衷心祝愿着。
  别的不提,他这些年来执教真的超省心!根本不用去跟谁勾心斗角,爽歪歪。
  但对丛澜而言,靠山团队有了,却并不代表她能什么都不管,只等着收最后的成果。
  以前也会找很厉害的专业人合作,一些还是姜意出面联系的,论起能力来,对方不一定比现在的团队差。
  再则,之前合作过的几个老师这次也参与到了编曲队伍里来,连演奏方面的各种乐团名单都有丛澜合作过的。
  可那跟现在还是不一样。
  类比的话,大概就是以前得要学生自己去找外面的培训班老师补课,而现今则是,学校直接空降了一大批国内都排得上名头的精英教师,要什么有什么,学科全部拉满。
  一想到背后有这么多人支撑,丛澜就头皮发麻。
  不是害怕,而是按捺不住了!
  这种配置还用愁自由滑曲子不好吗?
  他们都已经磨出来短节目的了!
  一个《茉莉花》,别的不提,编曲老师们绝对个个都能来上一段,对它的改编说不准还是他们曾经的某个作业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