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8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再怎么样,花滑的冰也不该这么软。
  丛澜觉得自己的身体都要随着冰刀往下沉了。
  这是一种夸张的说辞,却是她的真切感受。
  绕场转了两圈,这次她中途拐去了偏中间的区域里,冰迷和解说们有点纳闷。
  孙娅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改变路线了……”
  都知道她的习惯,六练会绕场两周,赛前准备会趁着上一个kc区等分逡巡冰面,特别是前者,丛澜基本没改过这个行为。
  卓铮比孙娅然强的一点,在于他的竞技经验。
  他眼尖地看到了丛澜脚下的动作:“冰面不太习惯,她在试冰。”
  慕清晖也在皱眉。
  她也喜欢硬一点的冰。
  后台的单诗兰不同,她擅长点冰跳,刃跳一直不太好,训练效果很难出,就跟喜欢语文讨厌英语的学生一样,会更偏向擅长的,她喜欢软糯一点的冰面,因为这种状态利于滑行与旋转,而且也不太影响点冰跳。
  冰软一点,很利于花滑的大部分技术动作,对节目的表现力也是有利的。
  她看着慕清晖和丛澜闪过的特写镜头,注意到了两人的眼睛。
  “啊……”单诗兰回神。
  她突然想起来,今天的冰似乎格外适合她。
  也就是说,真的有点软了,比首钢训练时还要软一点的。
  但首钢的冰,温度不是一成不变。
  为了让运动员们适应各种情况,就连挡板都能拆了重组缩小使用面积,冰面的温度调整更是训练内容里不可缺少的一项了。
  只不过,放在别的地方,温度变化可能是机械故障导致的,首钢则是教练组的刻意为之。
  丛澜绕场回到了于谨跟前,问他要纸。
  于谨边递边问:“怎么了?”
  丛澜的脚下,她挨着挡板的刀尖几乎能戳到地板了。
  “冰在化。”她说。
  于谨:“……”
  旁边的茱迪:“???”
  挨着他俩的丁教练:“???”
  有病吧这破地方!
  于谨呢喃:“这一招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丛澜回忆了一下,一下子没想起来,她也就懒得想了:“不是大问题,我注意一点跳跃不要挨边就是了。”
  法国站对此有话想说:我们只是烂,不是故意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