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0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普遍来说,22+是底线,一般都是双第三的配置,或者是第一第五的配置。
  第二第五也不是没有过,但比较少,因为积分相同时会看分站赛的排名、世界积分排名,就这样慢慢筛选下去。
  三个项目里,让人意外的是,冰舞那边其实大多时候会是26+的门槛。
  平昌周期就有三次都这样。
  原因也简单,冰舞吃得是时间的积累,jr与sr的水平差距非常大,哪怕是顶尖的jr都不行。
  同时,冰舞也非常非常讲究天赋,不单单是运动员个人的,还有这个组合默契的。
  后者就是玄之又玄只能用天命来形容的了。
  所以冰舞的层级固定,一直以来都格外得明显。
  也使得每次的gpf入场券的积分门槛,随之固定了下来——第一梯队就那么两三组,第二梯队也就那么三四组,余下的甚至还能再按照梯队去分。
  打破梯队向上,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比赛规则细碎不好分辨,没有跳跃的刺激,冰舞的赛场成绩又大多被isu操纵,每个梯队的排名几乎不怎么更改。
  这个项目就变得让人很难理解。
  秦芷贺舒扬这次是第二第三的成绩进入的gpf,同时这个gp第二也是他们特别好的一场记录。
  那会儿冰迷都在夸,说冰舞选站有点讲究的。
  顺便感慨宋茗茗古意怎么落后了这么多。
  但也有人觉得,秦贺二人运气很好,去年狗屎运两次第三堪堪进入门槛,今年又是拿了个第二。
  冰舞第二的含金量,在这个项目的过往历史中,跟丛澜拿第一是相当的。
  因为冰舞的成绩很差,没有过什么突破。
  今年jr一组进了jgpf,喜欢冰舞的冰迷们欢呼雀跃老泪纵横,哭着喊着“前途有望”。
  进大奖赛总决赛,它不单单意味着一张门票、一次比赛,而是一个曾经难以被跨越的高度,被攻克了。
  秦芷贺舒扬去年gpf第六,没有人埋怨,没有人嫌弃,说你们怎么这么差劲。
  大家都明白他们能在这里,就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象征了。
  而且去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冬奥组的强将们要么退役要么修整,那会儿两人也确实占了这个光。
  还有着新规则的实行,出现的混乱,等等各种原因。
  两组第三的成绩,勉勉强强凑了前六擦边。
  他俩之后还有组合也是这个积分,若不是其他因素没超过秦贺,去gpf的就不是他们了。
  今年他俩没在coc,先拿了第三再拿了第二,这个配置差不多够,主要还是两人抢到了一站第二。
  并不是每年都是仨第一带上仨第二,去比gpf的。
  去年就不是嘛。
  再者,秦芷贺舒扬有了第二,也就等于“仨第二”的三组,达不成这个条件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