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0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丛澜用实力告诉众人,她已经找到了训练与修整的平衡。
  于谨也在教学计划中,针对丛澜的数据资料,给出了他的一个试行方案。
  无大伤,无明显外伤,无重伤,这样的运动员要如何在训练中做“运动康复”。
  张简方找来的后勤团队太管用了,配备的器械设施满到能溢出来,隔壁项目还来蹭着用,coc外场都能开一个单独的空间来放几台便于赛后恢复的辅助器械。
  当时,外国教练还多待了半日,跟着讲解员在这里取经。
  举国体制的培养与俱乐部模式相比,前者的便利处太大了,在对运动员的护理层面能投入远超收益的额度。
  当然,得前者愿意投入。
  如果没有这些,没有源源不断的专业人士进入团队,没有不断精进学习的康复师营养师体能师们的努力,丛澜也不会是现在的丛澜。
  她或许去年就在修整,或许今年也要修整。
  于谨时代用身体硬抗,褚晓彤时代用天赋硬怼,丛澜时代先天后天科学配合。
  真要论起来,该是丛澜前期、丛澜现期。
  拿平昌后期与京张前期的四年,去跟索契四年相比,就有点欺负人了。
  丛澜穿着运动内衣,腰侧和肩背漏了出来,上面戳着好几根针。
  怕孩子冷,林安安跟苏遐先是去确定空调暖气,又去找了不少移动式暖气片。
  丛澜觉得还行,运动着维持热量就可以了,她都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找来的。
  但好像上午就有了,昨天似乎也有?
  她没留神,训练时间很宝贵,在外面就这点不好,什么都得靠排队和抢夺。
  丛澜就很怀念coc,财大气粗了以后连冰都铺两块,跟冬奥配置似的,副馆的冰预约后就可以随便去。
  因为有的人训练时间会有自己的习惯,不是不能改,多多少少改了以后会不太喜欢。
  丛澜停下,捂着脖子打了个空嗝。
  要死,她想着,刚才那口水喝得有点反胃。
  吃了半根香蕉喝了水,她就该等等再喝的。
  香蕉皮在于谨的袋子里,另外半根他接手了,不能浪费啊,掰开后放一会儿就黑了,还不如他给吃了呢。
  虽然他不饿。
  于谨放空脑袋:啊,我没胖成球还是我自制力好,就这种吃剩饭的习惯,得多多少热量啊。
  不远处有人的目光灼灼,他下意识扭头看去。
  见到是俩外教,一个金毛掺白发,一个黑毛掺白发,看着年纪就不小的样子。
  于谨认识他俩。
  两人在那里嘀嘀咕咕的,还指着于谨再指指丛澜。
  于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