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0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惊澜冰演想做跨界,让一些其他行业的人担任嘉宾的同时,能做点有趣的事情。
  丛澜之前试过,但没铺开,这是她之后的计划。
  可惜曲矜实在没这个天赋,现在顶多也就是绕着场周滑几圈。
  《朱鹮》加了一段钢琴的旋律,丛澜想找人约,但听来听去,还是不满意。
  所以,她去约了曲矜。
  她约的时间也就是nhk分站结束后没两天,这个时间有点赶,一是要达到她的要求,交流时得改,二是人家本来就有行程安排,都得排单的。
  没急着要,说是世锦赛前给她就可以,没想到gpf前就能收到。
  丛澜低头,脚下冰刀将碎冰尽皆扫开。
  她弯曲着右腿,左腿向后舒展,伸着双臂,却不是之前的两场比赛那样,弯腰低视冰面。
  而是双臂上扬,昂着下巴,一副骄傲怡然模样。
  是知道自己漂亮又自由的鸟儿。
  表演滑用这种与冰面近距离接触的姿势比较多,因为它们的编排不必那么紧凑,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
  丛澜以前的赛用节目里也有过,但如果一个动作衔接之前需要有大的重心与核心调整,对她来讲是不太方便的。
  因为丛澜两步加速就能立刻进入氛围,速度起得很迅疾。
  但这类的动作之后,就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适配调整。
  站立姿势一蹬冰就跑,趴伏姿势要起立再调整再蹬冰,动作越多,细节越多。
  褚晓彤:“你们很多人都玩游戏的对吧?有个词叫做前摇,不管是进入跳跃,还是起速阶段,都得用动作去调整准备。冰刀侧躺在冰面上,起来的动作就要再多一个。”
  关键还得好看。
  丛澜像是一只鸟儿,卡着音乐的节拍,在冰上以这个姿势转了半圈,而后才一只手侧面撑着冰,轻盈跃起后顺着这个落冰的动力,向后滑了起来。
  花样滑冰是一个后滑的项目,运动员的起速在向后时,会比向前更快。
  朱鹮分明是雀跃的,但她又是向后的。
  褚晓彤:“我起不来这么快,而且她这个进入的力气一点没浪费,澜澜比赛非常会借力,她的跳跃你们看着进入很快,就是因为她比任何人都会借力。”
  借自己滑行的力,借自己调整的力。
  她跟大家分析了一下,为什么都说丛澜的长短曲是逆天编排,哪怕运动员复刻起来也很麻烦。
  排除跳跃的难度,步伐也是根本抓不住的难。
  最后,褚晓彤感慨,丛澜厉害的不止是技术,还在于与花滑配套的所有。
  沐修竹跟了于谨之后进展非常大,关键一点就是他学到了丛澜分配体力的技巧。
  褚晓彤:“编排调整得更好了。”
  她说,你们看,自由自在的朱鹮是向后而起的,所以之后的每一步,向前也不再是向前。
  那是深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