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3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0°,这个夹角是人类能在高速环境里看出来的?
  不能啊。
  但它用这个规则就是可以说,不足满分goe。
  观众们也从这一次的跳跃打分中,可以明显看出来新规的针对性。
  【看来澜神去年的满分戳了icu肺管子】
  【张总进了isu后我都不敢叫它icu了】
  【保佑我张总长命百岁】
  关于q的规则,一是在90°的判别上,二是在满分goe的苛刻上。
  可以说,有这条规则在,只要裁判敢、想,就能操纵最后的成绩,而且是极大范围地操纵。
  近些年来满分的跳跃和其他的技术动作,在花滑里时有发生。
  丛澜不必多说,沐修竹的3a和4lz有过,西妮娅·库里科娃的3lo也有过,还有滑行很好的人在接续步上也经常有满分。
  goe满分最多的一个单项,应该是编排步伐,也就是自由滑里的那个chsq,主要还是它的要求不太高,大家的完成度都比较好。
  说到底,随着花滑的发展,与之相关的训练、装备等都有着跨时代的进步,曾经的规则是针对最初的赛场环境的,现在大家的状态已经赶上了十几年前的前列水平。
  一份试卷给高一的学生去写,和给复习了多轮的高三学生去做,后者的平均分肯定比前面多,优秀高分的也会比前面多。
  丛澜的满分,更多人的满分,不应该成为花滑改革限制的方向,而应该成为其引导发展的趋势。
  可以增添高分条件,但不能这么无理地用所谓的落冰角度来苛责。
  q就是不合理。
  尽管ai能够公正且最靠谱地评判落冰角度的缺失与否,也不应当有这么一条规则在里面。
  张简方想废了这条规则,他觉得这个真的很离谱。
  新规则下,丛澜的3a都没到满分。
  wings给了这个完美跳跃3.89的goe。
  ——别的赛场裁判在五个到七个之间,wings内置的是九个裁判的数据输出。
  主赛场首钢也是唯一一个由wings全权接管打分的地方,根本没设置真人裁判。
  七个裁判+5,两个裁判+4。
  “我就说今年的规则有病,你看看我说什么!这新规则更新个der啊,直接按头扣分就行了。”
  “这3a丛澜在训练里都不多见,搁以前早满分了,这都能扣啊?”
  “你想想要是国际赛上,裁判手一抖,集体-1,好嘛,那就是3.2起步3.5顶天。”
  一个能编到教科书里的3a,原是4分的,现在却很可能被扣到3.2分。
  0.11分侮辱的不仅仅是丛澜,还是这个赛场的公平。
  ai在的地方,裁判就不可能手紧吗?完全是可以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