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96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花滑蔓延出冬季项目,联合早已经实行此章程的跳水队,迅速而大面积地铺向了更多的夏季项目。
  于是,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官方账号下,都有了新的“劝学”。
  ——为什么不派人去国际协会当官?什么你们已经派了一两个了?我不要基层,我要主席,抢他们主席啊!
  张简方给人开了一个好头,也让内斗不休的各项目成员们,有了新的出路。
  毕竟,斗自己人总会两败俱伤,可要是出去斗了,那就多了一条路。
  当花滑的案例被制作成册下发各队学习,恨张简方的不少,嫉妒他的不少,无所谓的也有,想要学他的自然也很多。
  丛澜的明星效应,构建体育明星的计划,也随之进入了大众视野。
  ·
  方尖缘这次没参加coc,不是她不想去,只是她没能力。
  似乎那次的全锦就是最好的发挥了,此后她的成绩起来了一点,在一次受伤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奋力挣扎,又遇到了疫情,无规律的频繁断冰让她雪上加霜,在家里根本做不到有效训练。
  很难受。
  非常难受。
  她曾经无限接近自己的梦想,从一个业余的到进了国家队短训,再到出来后进步飞快有了新的高级三三,跳出来的那瞬间她真的超级兴奋!
  教练说,你或许可以延长比赛生涯。
  俗话说得好,乐极生悲。
  然后她就摔了,一个月没上冰。
  “澜神一个月没上冰都能捡回来四周跳,我一个月没上冰连3t都不会了。”她很郁闷。
  coc赛前看着名单出来,方尖缘羡慕得要命。
  四个项目名额又是满的,女单12个,其中8个是国家队成员,其余4个算是单独拎出去分给的省队俱乐部队伍的名额。
  但也不是硬分的。
  像是丛澜桑莹等人,她们的国际积分高,本身自己就能挣回来两站参赛机会,况且在全锦上表现也是前十名,不管怎么算都能参加coc。
  可正是因为她们的技术是国内前列,诸多比赛的积分和排名下来,重复率太高了,导致国际积分第一是丛澜、世锦第一是她、全锦第一还是她,其余人也是好几场关键比赛都名列前茅。
  到了最后,兴许宫融桑莹她们有名次上的起伏,大致区间却是不变的。
  全锦赛里的前12中,国家队之外还有省队的佼佼者,这群人又大多会参加俱乐部联赛和省队联赛,排名也是靠前。
  于是,除去了重复的名额——国际排名之后,看的是全锦赛名次,再看省队与俱乐部联赛的积分——最后发现好些都是熟面孔啊,而后就有了这么四个人的人选。
  方尖缘就认识其中有一个妹妹,是她俱乐部冰场的,去年也拿到了一站俱乐部联赛第一,一站省队联赛第一。
  这种是省队与俱乐部联合培养,所以参赛机会非常多,报名上很占优势。
  毕竟,有的比赛会卡报名。
  正规的门槛倒也罢了,还有地方举办的时候为了照顾自家队伍的孩子,或者联合培养的孩子,故意地不审核某些运动员的报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