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6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决意再为白居易弹奏一曲,不是《霓裳》《六幺》那样的场面之曲,而是发自内心的,支曲酬知音。
  “凄凄不似向前声。”
  这样哀切的琵琶声寄托了琵琶女心中无限的落寞怨艾之情,竟是令船上所有人都忍不住哭了起来,而满船之中,谁又哭得最厉害呢?——江州司马青衫湿。
  江州司马是白居易的代称,青衫是唐代官袍的颜色,三品以上穿紫袍,四、五品着红,六、七品着绿,八、九品则穿青色,白居易这时的官阶是从九品,只能穿青袍。
  他的眼泪是那样深重,连衣袍都被打湿了。这固然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但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他心中的苦闷。一支琵琶曲,两个失意人——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大人真是一个好人。”有歌女抹着眼泪说道。
  她也是个琵琶女,来往献技于筵席间,达官贵人虽然赞赏她的技艺,可她知道,那些人看她的眼神中没有半点尊重。
  她本也不曾在意,因为她本就是卑贱之人,,与那些达官贵人是云泥之别,哪怕“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不都是她的命么?可白居易却说,同是天涯沦落人。
  她又哭又笑,原来也有人的眼里,看得见她们。
  市坊之中,几乎所有倡优伶人都被这句诗感动了,有人整顿衣裳,郑重地抱起了手中的琵琶。
  “你要去干嘛?”小姐妹不解地问。
  她回眸,嫣然一笑:“去练琵琶。”
  练好琵琶,希望有朝一日也能逢上那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用一支好曲,换他一首《琵琶行》。
  小姐妹眨了眨眼,忽然也握紧了手中的玉箫,《琵琶行》可以,《玉箫行》也行吧?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的倡优伶人都纷纷开始苦练技艺,盼望着哪天遇到些名家诗人,为她们写一首两首歌行”
  第55章 琵琶行5
  终南山。
  杜甫轻叹一声,目露感佩:“士子官身而能将倡女引为同调,确实不同流俗。”
  他想起后来的他写的那些诗,民中疾苦甚,如何不需要诗人士子来呐喊呢?
  太极宫。
  李世民重新审视白居易的这首诗:“平等、民主,原来在后世眼中,官人士子与歌伎是平等的么?”
  但,这不对啊!
  长孙无忌等人犹疑不定,士农工商,士人清贵,是引导教化者,怎么能和倡女平等呢?况且人有贵贱之分,其间自有品级,就像那讲解中的官袍颜色,等级尊卑从服色上便有界定,平等,难道他们能和陛下平等吗?!
  未央宫。
  不是第一次听到类似的话了,刘彻想起第一次注意到“伟人”这个称呼时,曾经疑惑过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够直接被称为伟人。现在他咂摸出点味来,依后世看,所谓“伟”,怕不是将所有的万户侯视为粪土,再造一个人人平等的新天!
  刘彻悚然一惊,他突然不能确定,水镜的出现到底是福是祸了。
  咸阳。
  嬴政沉吟良久:“民主……民可以做主?”
  他一直知道楚棠的立场从来不在帝王,哪怕对方提到自己时态度甚至称得上一句欣赏,但是一旦涉及所谓国政,她就又换了一种姿态,难道她对帝王将相等闲视之的态度,便是因为所谓的民主吗?
  嬴政盯着天空中的水镜,抬手按剑,眼中晦暗不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