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78节(4 / 4)
【其实这样也可以解释,晋朝有本《裴子语林》,里面记载诸葛亮,是“乘素舆,著葛巾,持白羽扇,指挥三军。”而周瑜在《三国志》里更多则是一个武将,苏轼这里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形象的转嫁。】
诸葛亮没说话,张飞先提出质疑:“时下多崇名士之风,羽扇纶巾自是汉时风习,此说是否有些武断?”
【但东汉、魏晋之际,上层社会多推崇风度潇洒、举止雍容的姿态,“羽扇纶巾”更多体现了一种名士之风。比如谢万“著白纶巾、鹤氅裘”谒见简文帝;大将羊祜在军中也是“轻裘缓带,身不被甲。”苏轼以这种装束来写周瑜亲临阵前的泰然自若和风流儒雅,也有其历史依据。】
周瑜的唇角略略弯了几分:这解释就顺耳多了。
【不过我们把思路打开,将这两种解释结合,你会发现苏轼的这个写法非常耐人寻味。】
苏辙眨眨眼:“兄长,我好像懂了。” ↑返回顶部↑
诸葛亮没说话,张飞先提出质疑:“时下多崇名士之风,羽扇纶巾自是汉时风习,此说是否有些武断?”
【但东汉、魏晋之际,上层社会多推崇风度潇洒、举止雍容的姿态,“羽扇纶巾”更多体现了一种名士之风。比如谢万“著白纶巾、鹤氅裘”谒见简文帝;大将羊祜在军中也是“轻裘缓带,身不被甲。”苏轼以这种装束来写周瑜亲临阵前的泰然自若和风流儒雅,也有其历史依据。】
周瑜的唇角略略弯了几分:这解释就顺耳多了。
【不过我们把思路打开,将这两种解释结合,你会发现苏轼的这个写法非常耐人寻味。】
苏辙眨眨眼:“兄长,我好像懂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