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8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弟弟,我又被贬了。”
  “弟弟,捞捞。”
  “弟弟……”
  ……
  一时间,哥哥时空都回荡着“弟弟”“弟弟”的声音。
  “噗嗤——”
  众人笑了,苏轼的表情裂了:“这这这……这都做的什么东西?你们……你们后世这么闲吗”
  什么弟弟捞捞,虽然子由是挺厉害的,但我苏轼,堂堂北宋顶流,不要面子的吗!
  一旁的苏辙同样尴尬地默默别开脸,有一种公开处刑的社死感。
  唐朝。
  李白哈哈大笑:“这个苏轼,还真是独树一帜啊!”
  杜甫亦是忍俊不禁,不过他到底温厚,笑得含蓄:“苏氏兄弟棠棣情深,堪为千古表率。”
  同样得知自己被弟弟捞过的王维笑着摇摇头,心想自己幸亏急流勇退,只被弟弟捞过一次,不然,他实在无法想象有人扮演着他的样子说着“弟弟,捞捞”的样子。
  根据兄长入狱频率调整为官需求,后人真是,太促狭了些!不过这也说明后人并未忘古,反倒是将他们这些历史人物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出来,怎么能说不是一种纪念呢?王维愉悦地眯起眼,别人的热闹看得真开心。
  神宗年间。
  宋神宗又好气又好笑:“这闹得,合着苏卿做官便是为了他的兄长?”
  他想了想,苏轼虽然才高,但锋芒毕露,一张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苏辙为人沉稳内敛,谨言慎行,比起他兄长来,真是靠谱不少。宋神宗抚额,这样一比较,到底谁是哥哥啊?
  【都说苏辙为了老哥哥一路干到副宰相,这固然是段子,不过他俩关系好是真的,宋史都要专门提一嘴,曹植看了都羡慕。】
  曹植:……说苏轼就说苏轼,你有事没事提我干啥呢?
  担着七步诗罪名的曹丕抿了抿唇,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北宋。
  听到“副宰相”三个字的苏轼顿时就笑了:“子由高才,果真不负苏家门楣。”
  一旁的父亲苏洵也老怀大慰,看着自家小儿子,怎么看怎么顺眼:“子由当真不错,望你此后亦能青云直上,为朝廷、为百姓再效劬劳。”
  至于大儿子苏轼,别再被贬就好了。对大儿子的嘴,苏洵表示也很无奈。
  【这是开个玩笑啦!轼是马车上的零件,芯片也算一种零件(?)
  另外苏轼一生起起落落,一直被打压却没有沉沦,最后站成了宋代文化的高峰,就像我国的科技事业虽然被封锁、被打压,却顶住压力奋勇攻坚,最终站在了国际前沿,以苏轼命名,或许有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吧!】
  “说得好!”
  苏轼频频点头。这个就正常多了嘛!有深度有内涵,这才是礼仪之邦能想出来的名字,调整做官频率什么的,简直荒诞不经!
  秦朝。
  嬴政神情微肃。前面提到的全球首次他其实没多大波动,大秦便是最强,后世中国代代沿袭,自然也该占据鳌头,他动容的是这句被打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