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9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鸿雁南飞,看着下联,赵昚心里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李清照的《声声慢》,看看两位词人又有什么难言的心事结在词中呢?
  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两首词,结合课下注释,思考以下两个问题:这两首词各流露出了词人何种情绪,两位词人表现情绪的方式是否相同?】
  话音刚落,页面展开,顿时,两首风格迥异的词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第81章 永遇乐、声声慢2
  好的作品大多是能先声夺人的,就像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又像苏轼的“大江东去。”一眼撅人心神,而这一次,这种情况发生在辛弃疾的词上。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三国。
  孙权蹭地一下站起来:“孙仲谋!这词中人是我!”
  不怪他激动,本以为说到周瑜顶破天了,没想到还有他的份,江东还是很得天眷的嘛!
  底下的臣子亦是喜形于色,夸主公就是在夸他们!鲁肃朗笑着向前拱手:
  “主公神勇,雄踞东南,英名传于后世,这是我等之幸,也是东吴之幸。”
  孙权笑得神清气爽:“本以为我江东声名不彰于后世,却不想前有那苏轼咏叹周郎,后又有辛弃疾为我揄扬,这豪放二家,颇具慧眼啊!二人的词又写得这般好,应多与诵读,育我江表文气。”
  他说得含蓄,但鲁肃多精明的人啊,立马听出来,自家主公的意思是让重点读《永遇乐》和《念奴娇》两首,当即欠身道:
  “主公放心,臣已差人将水镜中提到的词如数抄录。豪放词章颇能提振心神,臣即刻命人谱曲,传唱歌筵市井。主公哪日若出访,说不定便能听得闾里传唱呢!”
  孙权听罢哈哈大笑:“子敬办事,我放心!”
  另一边。
  刘备颇为忧心忡忡:“水镜或言曹贼,或称江表,莫非我等便毫无可怀之处吗?”
  关羽劝慰道:“兄长勿忧,先前那杜甫不是颂过军师么?我等也并非无名。”
  “话虽如此,”刘备还是有些担忧,“曹氏颇能辞章,江东如今又多了个孙权,在数量上,我等也不占优势啊。”
  说白了,还是有许多人将水镜的出现归咎于天,出现在水镜中的名字,便是天幸之人,舆论影响不可谓不大。
  “主公不必如此,”诸葛亮仍是从容:“诗文一道,时势情境、个人好恶俱会投射其中,个中典实,是为当时情境而发,辛弃疾既为南宋词人,想是引江表诸人为同调吧!”
  不愧是军师,眼光如此敏锐。张飞也反应过来了:“是啊!南宋和东吴,俱在江表呀!”
  曹魏。
  曹操对此不屑一顾:“英雄又怎么样,还不是‘无觅’,‘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谁的下场不是一样?”
  一听这话,就是带着七分酸意和三分对“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怨气。
  曹老板百思不得其解,这后世文人写诗,怎么净往人心窝子上捅呢?
  一句词炸得三国众人极不平静,其他时空也是热闹得很。有夸辛词气势惊人的,有说这词写得太过悲切的,当然,也有说看不懂的——
  “这首词的典实会不会……太多了?”有人挠了挠头,眼神迷惑。
  这句话瞬间引起了一片赞同——“确实。我就看懂了一句孙权,这词在写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