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2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唐最闪耀的双子星默契地选择了他们最擅长的诗歌,似是也含了些致敬的心思。
  另一边。
  韩愈沉静地取来纸笔:“时移世易,后人去古甚远,难免茫然有所失,我便是再抗颜为师又有何妨?”
  京中。
  柳宗元和刘禹锡各自对视一眼,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晚唐。
  杜牧心中思绪翻涌,过往的历史与后世的讲述在他眼前交织,只待喷薄出锦绣文字。
  皮日休和陆龟蒙早存了参仿鲁迅文风的心思,这个作业俨然正中他们的下怀,立即凝神构思起来。
  北宋。
  大宅里,欧阳修捋须,一边踱步一边打起了腹稿。
  驿站中,苏轼饶有兴趣地收回目光看向一旁的弟弟。
  “子由,我二人比一比如何?”
  “比什么?”苏辙问。
  “就比……谁先写完作业并被楚姑娘放出展示?”苏轼说道。
  “那兄长可是欺负人了。”
  谁不知道苏轼在后世是如李太白一般的国朝顶流,和他比,苏辙有理由相信自家兄长在拿他开玩笑。
  苏轼脸色一肃:“非也,吾弟高才,况且这后世言论实在荒谬,我是无论如何都要辩一辩的,子由难道无有不平?”
  好嘛。
  苏辙被说服了:“如此,我便应了兄长这回。”
  苏洵笑眯眯地看着两个儿l子打赌,决定也来凑一凑这个热闹。楚棠这题目出得,实在是让他也心痒痒。
  驳论嘛,读了《六国论》的都知道,他苏老泉也是很会批驳谬误的。
  另一边,王安石曾巩李清照辛弃疾陈亮等人也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在文中一抒所见。
  毕竟好久没有这么专业对口的作业了,还是光明正大的反驳一个他们心中极为鄙夷愤怒的谬论,各位文章之士都卯足了劲。
  况且,这些人没有说的是,鲁迅这篇文章言辞犀利章法精巧,含蕴深沉,他们在心里都暗暗佩服,仿照此文章法探讨文化问题,于他们而言也是与鲁迅的一次交心。
  文章知己,字里相交,正在于此。
  【那么这篇课文就分享到这里啦,大家记得及时、多多地完成作业哦!喜欢的话一键三连,我是楚棠,下篇课文再见!】
  熟悉地结束音响起,水镜下热闹起来,众人纷纷开始熟练地点赞投币。
  明朝。
  朱橚第一次满怀诚意地激动点下那个小圆图标,一节《青蒿素》,一节《拿来主义》,简直是为他指明了人生的方向,连带着父皇看他的眼神都慈爱了几分。朱橚心潮涌动,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成绩。
  几日后,接到朱棣命令的三保赶来京中,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面见考校了一番,见这三保眉眼平和不骄不躁,行事谨慎,对他提出的问题也能对答如流,心里不由得满意了几分,挥挥手叫人回去,三保也不好奇,目不斜视地退了出去,半分礼数不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