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4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掐掐眉心,他招手:“请宰相前来议事。”
  明朝。
  朱元璋等人都没有说话,看了一出《桃花扇》之后,楚棠这句话几乎是指着他们的鼻子骂。
  狠狠剜了朱棣一眼,朱元璋又对着水镜咬牙。他真是对楚棠这种天马行空又无差别攻击的行为气得牙痒痒。
  偏偏又不能骂!
  偏偏她说得还在理!
  气死谁了!!
  第118章 阿房宫赋11
  朱元璋骂骂咧咧,可惜这样的怒气没有对楚棠造成半点伤害,一句“没有教训”惹得君王沉默、士人叹息。
  唐朝。
  杜牧无奈地拍遍栏杆,不无痛心道:“没有吸取到任何教训,才会使后人复哀后人。恨我大唐再无太宗陛下那样的英主啊!”
  除了如太宗那样的明君,谁又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挽救如今的大唐呢?
  北宋。
  听罢种种的苏辙起身,上前两步与兄长并肩,悠悠一叹:“纵观史书,汉以秦鉴,唐以隋鉴,只是可惜,如汉高祖、唐太宗那样的君主太少,而即使如此二君,所治亦犹有不及。”
  平淡的语气里透着几分沉郁与无奈,苏轼听完心中亦是沉重:“我今日方知父亲《六国论》之真意。”
  他们哀叹六国互丧,后人何尝不在哀叹宋人赂敌而亡?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外如是。
  沉默里,楚棠的声音悠然响起:【讲到这里,我们再回头看看这篇赋文。一赋之中,文采华赡,立意精警,末句尤为发人深思。这篇赋文作于杜牧23岁之时,当真是少年才气、纵笔风流。那么,是什么才使得一个年轻人有这样精深的功力笔铸名篇呢?】
  一句话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曹魏。
  曹操忍不住坐直了身体:“23岁?!”
  曹操亦是文学家,当然更能感受杜牧词笔的精妙,也更能体会要写出这样一篇需得多么深厚的功力,饶是名家如他也觉侧目。
  他看向曹植,不无感叹道:“你少时能咏,为父也素爱你之才华,却不想后世才人如此之多。杜牧年纪轻轻即有此识见,当真是不可等闲视之。”
  曹植同样点头,他并无文人相轻的心思,一双眼里湛然有光,半是兴奋半是激赏地赞叹:
  “唐朝实在是个惊才绝艳的朝代!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还有这里的杜牧,更有诸多我们不曾知晓的诗人,孩儿实在不敢想象这些人齐聚一朝是何等风流!”
  那一定是比邺下交游更令人流连的雅集!
  唐朝。
  李白和杜甫对视一眼一齐拊掌:“果然是青年才俊!”
  白居易展开抄录好的赋文,一边读一边频频点头:“美极妙极,不负才子之名!”
  韩愈看着文章摇首轻笑:“诗人之赋丽以则,言之有物的辞赋,又岂会在我的批评之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