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盗墓者 第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知道别人请我出手一次,最少要多少钱吗?”崔三爷伸出一根手指。
  “一万块?”实在不怪我穷酸,在我们那里,一个月工资八百就算高了。
  崔三爷笑了,摆了摆手指。
  “十万块?”我有些惊讶,一次活就能赚这么多的话,那我以后岂不是十个七万都不放在眼里。
  崔三爷这次不在跟我卖关子了,直接说道:“一百万,一次最少一百万。”
  我直接愣在原地,要知道我们镇上最有钱的首富,家产加一起也不过一两百万,竟然不如崔三爷出手两次。
  “而且,不仅要给钱,每次出手之后,事成之后,我都可以任选一件宝物。”崔三爷接着说道。
  “什么都行?最值钱的也行?”我愣愣地问。
  “当然可以。”崔三爷语气满是骄傲,“没有我,他们未必能成事。”
  从这一刻起,我就决定了做这行的决心,而崔三爷自然就是带我入行的师父,也是我的万子。
  在我没闯出自已的名堂以前,都要借着崔三爷的万子。
  那天以后,崔三爷在那间宅子里,将自已所知所懂,对我倾囊相授。
  憋宝憋宝,讲究的就是一个憋。
  其实说起来,憋宝和盗墓还有点像,但我们比盗墓的人会的更多,看风水,寻金矿,找玉脉,甚至进林子采药,找牛黄狗宝一类的,我们也都会。
  但是宝物这种东西,都是几百几千年才出一个,而以往的宝物呢,都被古人寻了,其中百分之八十,都被当成了陪葬的珍品。
  所以,憋宝人最常做的事,就是盗墓。
  但我们的盗墓,和普通人的盗墓不一样。我们憋宝人,在墓里,是分文不取的,哪怕一个铜板也不粘手。
  憋宝祖师爷自上古就传下规矩,憋宝人不取有主之宝。
  但等盗墓贼把东西都搬了出去,有主之宝就变成了无主之宝,到那个时候,再动手选宝就无可厚非了。
  据说憋宝人都天生慧眼,眼里自带一道宝光,见到宝物或者能容宝物的风水之地,就会从眼里闪过一道金光。
  不过那也是民间传说,憋宝人能看出宝也是靠着经验的积累和一代一代人传下来的宝贵知识。
  憋宝也分南派和北派。
  行里则称为流金珠和穷家路。
  流金珠的珠本来是一头猪的猪,后来因为不雅改成了珠。称号来自天津卫一次憋宝,据说当时的一家客栈里来了一位客人,也不工作,也不做买卖,白天就躺在客栈呼呼大睡,到了晚上才跑出去,一出去就是一夜,到了鸡鸣拂晓才回来。
  如此这般,自然让人疑心,掌柜便盘问起来,没想到那人极为坦荡,当即就说出自已是憋宝人,而这掌柜的也是听说过憋宝人的奇闻,便要求跟着去开开眼。
  好说歹说之后,答应看到什么都不会说出去之后,憋宝人带着老板去看他憋宝的过程。
  只见当天晚上他带着老板来到一座桥上,憋宝人让老板就呆在桥边,不许上桥,自已则登登登跑到桥中间。
  客栈老板眼睛紧紧地盯着憋宝人,只见他拿出什么东西用火点着之后扔进河里,然后口里念念有词。过了一会,河水里沿着入海的的方向出现了许多金光闪闪的东西,等近来一看,是一群婴儿大小的鱼,每条鱼的背上都托着一件东西,有的是金银钱币,有的是玉器瓷器,而大部分鱼都托着一尊金光闪闪的小猪,光是看着就知道价值不菲。
  客栈老板见此忍不住惊奇地大叫起来,没想到那些鱼听到声音之后马上潜入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憋宝人看了看桥上的客栈老板,一脸无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