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盗墓者 第3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种怪猴叫朱厌。”路一鸣对我说道。
  朱厌?朱厌是一种古代凶兽,多生于小次山。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在古籍中的记载是容易引起兵戈的怪兽,并没说它会吃人啊。
  可能是看出我的疑惑,路一鸣说道:“有的时候,书上的记载也没那么准确,不是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路大哥。”我不禁好奇,毕竟这种话可不是谁都能说的,他既不是我们这行的人,又对类似的东西毫无涉猎。
  但是他又能说出这种怪猴的名称,又能否定山海经里对这种怪猴的记载,我觉得其中必有一些令他印象深刻的经历。
  “因为多年前,我曾经见过它们。”路一鸣的声音逐渐低沉,我的思绪也随着他去到了十几年前的那段日子。
  那是大约十七八年前,那时的路一鸣刚刚参军,就被分到了南方某保卫处,和瓦难交界的一个哨点。
  那时候正是两个地区关系紧张的时候,我们和瓦难的战争刚刚打完,那群教化不分的瓦难人看似服服帖帖,却在私底下总是在边境上搞一些小动作,让我们这边的军人恨得牙痒痒。
  而且当时针对瓦难的反击战前,瓦难的猴子们经常骚扰国境线,在我国境内和国境线附近设下了很多地雷和陷阱,当地居民和军人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路一鸣刚来的时候,也只是听说了这些,却没遇到过。他只看到了这里的山清水秀,林子里有很多他没见过的动物植物,这里的老乡说的话虽然他听不太懂,但是都对他很是热情。
  他甚至觉得部队附近的寨子里的那个穿着好看的裙子的苗族姑娘,每次冲着他笑的时候,都让他在内心里感觉到有些温暖,他有些觉得她喜欢他。
  不仅是附近的老乡,他的战友对他也很好,他们这个小哨点本来只有四个人,加上他这个新来的新兵,就一共五个人了。
  小赵是班长,虽然叫小赵,但是年龄并不小,只是他是南方人,个子稍微矮了一些,所以大家都叫他小赵。小赵人性格也随和,丝毫不在乎,不知道是谁先叫的,反正知道他不拒绝之后,大家就都这么叫了。
  小赵全名叫赵泉兴,老家是福建那边的,所以他说的话,大家都需要很认真才能听懂,好在他人耐心,总是会多说几遍和大家解释。除此之外,他主要负责大家的生活起居,小赵做得一手好饭,平时又细心,有些时候他们的衣服裤子破了,都是他给补的。
  老马是副班长,全名叫马德邦,是个东北汉子。人长得和长相不符,极其老成,身材高大,他平时一般负责他们的战斗技巧训练和各种实用的技巧一类的,大家虽然平时和他说说笑笑,但是是打心底里对他佩服。
  老马平时训练的时候一丝不苟,但是不训练的时候就是嬉皮笑脸,他最喜欢路一鸣,经常搂着路一鸣说些有的没的,跟他唠唠家常。
  因为路一鸣是河北人,所以老马经常说等他们都退伍之后,要路一鸣去他的家乡玩。
  第81章 老林生活
  小李子是sc人,一口川普说得让人听起来就好笑,他本身也是个乐天的性格,有什么说什么绝不掖着。他的大名很有意思,叫李乐天,很符合他的性格。
  他的身材和小赵差不多,但是比小赵要高一点,人比较白,平时总爱在寨子和哨点间跑来跑去,对寨子里的人十分热心,大家也都喜欢他,搞得最后寨子里一直以为他是班长。
  最后一个人是卓玛,是藏族人,全名很长,路一鸣也没有记住,只知道他看起来神神叨叨的,但是可能是因为在高原上成天锻炼,身体素质反而是五个人里面最好的。他头发天生的卷曲的,一绺一绺耷拉在脸前面,再加上红黑色的脸庞,在当时,这种颜色的脸可是硬汉的象征。他的五官也很分明,有棱有角的,脸蛋上有两坨无论如何也下不去的高原红。
  平时沉默寡言的,不管走路还是站岗,都站得直直的,搞得附近寨子总是有小姑娘跑来看她。
  以上这些人,加上新来的路一鸣就是他们这个哨点的全部人员。
  他们这个哨点在阴山山脉上,在yn那边叫老山。
  老山的老林子极其密集,树长得高,下面有很多地方是死了的灌木加上常年湿润的泥土汇集而成的沼泽,不仅气味难闻,一踩上去就会直接陷下去,好在这种地方一般不深,踩到底也就是到小腿和膝盖。
  他们的哨点布在一块石头的背阴面,但是那个地方视野很好,站在哨塔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前面两到三公里的情况,而且这片地方前面是石头山,只稀稀疏疏的长着一些草和灌木,没有高大的树木遮挡,视野极其良好。
  事情还得从那件事发生的一个月前说起,他们哨站的换班制度是三班倒,一天之内每个人站岗八小时,当然了,谁有什么事情,大家也都是会给换班的。
  这天白天的时候,从老林子里突然传出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那爆炸声传到哨站,都能感觉到震得哨站顶上的小石子震动不已。
  可想而知,那爆炸的现场该有多大的冲击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