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杜甫落榜之后悠游齐赵,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下”这样意气凌云的诗就不难理解了。】
  众人情不自禁地点头,仿佛通过楚棠的讲述,看到了那个昌隆鼎盛的大唐盛世,和豪情万丈天才诗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连卫青都被这样的诗句感染,轻轻地吟诵起来,不破楼兰终不还,不破匈奴誓不还!
  【青春的杜甫,逢上的是尚在青春的盛唐。可当他再次踏入科场,这一切就开始变化了。原来名臣已去,上位的是李林甫这样的奸臣。“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繁华之下,暗流涌动。
  两次仕途的打击逐渐让杜甫意识到,大唐远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样升平,而其后的仕宦奔走也使他看到更多的黎民血泪。边地战争不断,朝廷不断征兵,所谓“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李世民别开眼,开边未已,岂非穷兵黩武?这诗里说的哪是什么武皇,分明是在影射当时的玄宗。
  未央宫。
  刘彻读到一半黑了脸,已知他是汉武帝,诗里写的是汉家武皇,杜甫你骂李隆基就骂李隆基干嘛要带上朕?!!
  第41章 登高8
  【村县零落,田地财物聚集于高门商贾之手,百姓生活愈发贫困。可是皇帝在干什么呢?“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dié)嵲(niè)”,“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危机已然浮现,统治者却还在醉生梦死。
  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的爆发的原因有很多,简单来说就是封建社会内部矛盾激化。但是作为帝国的统治者,李隆基的昏聩要负很大的责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