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朝。
  李世民凝声问道:“上次说到立学宫,再设科考一途办得如何了?”
  “禀陛下,”长孙无忌出列道,“学宫已立,各方学子热气能高涨,尽数聚集长安,臣等已拟得科考章程,正待陛下过目。”
  李世民敛容颔首:“朕这便看。”
  明朝。
  吴承恩一把抱住妻子的肩膀:“悟空!孙悟空!是我笔下的人物!”
  吴承恩顿时充满了干劲。悟空与星辰同久,四舍五入就是他与星辰同久,他书中的人物就是争气!
  吴承恩高兴极了,高兴的结果就是一不小心又给孙悟空加了许多戏份,于是后世流行的《西游记》一大半的情节都是孙悟空的,人们一边吐槽干脆改名叫《悟空记》,一边反复喊猴哥好帅。
  汉朝。
  安排完正事的刘彻摸了摸下巴,心里开始有些不平衡了:“你们说,后世怎么不以朕的名字命名?难道朕还比不上苏轼和墨子?”
  众臣:……
  这很难评。
  和刘彻抱有一样的想法的还有诸位文人,一样是文人,怎么苏轼就能被拿来命名?
  自古文人相轻,众人的好胜心被激起来了,纷纷暗自较着劲,一时之间,咏叹日月星辰的诗文数量激增,甚至有些文人另辟蹊径准备弯道超车,辅修起了先前鄙弃的百工之学。后世的科学家捧着一堆命名提案当场崩溃:
  “到底选哪一个名字啊!”
  【一不小心又发散太多了,我们还是掰回航道。上次我们留的作业是写一篇《苏轼的流放日记》。万万没想到,这次写得最好的竟然是张怀民。】
  “张怀民,谁啊?”
  苏轼惊了,他自己写自己的流放日记,竟然被一个叫张怀民的家伙比下去了?
  三曹七子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元稹韩愈李贺杜牧李商隐柳永欧阳修晏殊等同样满脸惊讶:“张怀民又是哪代的大才?”
  竟然能够力挫群雄,笔力惊人啊!
  【倒不是说张怀民文采有多么超绝,而是他写得比较真切,对贬谪心里的揣摩、以及心中那种欲悲而笑、欲释而苦的情态把握得很好。张怀民不愧是能大半夜从被窝里爬出来陪苏轼散步的好朋友啊!】
  众人抬眼去看水镜里展示的文本,语言平易质朴,胜在平实真挚,确实动人。他和苏轼是朋友,近水楼台具有先天优势。众人撇撇嘴,好吧,勉强算他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