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风”也是词中的一个意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萧瑟的秋风渲染了愁情。
  风是“急风”,酒却是“淡酒”,“淡”“急”之间,愈发加重了词人内心的清冷哀愁。】
  清朝。
  词人张惠言近些日子来正在编写《词选》,书中恰好也选到了这首《声声慢》,当下就有些皱眉:“分明是‘晓来风急’更有神韵,后世怎么不依我的选本。”
  另一边,浙派词人朱彝尊也与张惠言站到同一战线:“吾人常用淡酒指称早酒,所谓扶头酒是也,‘晚来风急’句,意蕴不及。”
  【关于这个“晚来风急”,有古人选本作“晓来风急”,其实这样也可以理解,因为下文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句子,点明是时间的流逝,古人又有早上喝酒的习惯,那我们可以解释为,词人一夜辗转反侧,早上起来借酒消愁,而词中写的就是词人一天从早到晚的心绪,竟日生愁。】
  清朝。
  朱彝尊和张惠言沉默:懂了,他们是不配出现名字的“古人”。
  北宋。
  秦观敲着桌子沉吟几句,他本是一等一的婉约词家,见得这样的词作自然欣喜,也乐于参与这样的讨论:
  “依我之见,还是‘晚来风急’更好,将时间集中在黄昏向晚这一段,总写此段心绪,可见时光流逝之缓,而唯有愁闷无聊之人,才更觉时间之难捱。”
  “是啊,”他的妻子徐文美幽幽地开口,“夫君也知晓愁闷煎人、时序难熬,怎么不会想到你每次离家之时,我独自一人是如何难熬。”
  “咳……”秦观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赔笑道:“娘子勿恼,两情若是久常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呢?”
  徐文美呵呵一笑:你最好是这样想的。
  李府。
  李格非和王夫人哪有心思斟酌什么“晓来风急”“晚来风急”,光顾着心疼女儿去了。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家还在哪些诗词中见过“大雁”这个意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