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晚唐。
  牛李党争已然初现端倪的文人士子对这个词显得格外犹疑:“真是奇了,听说过牛党、李党、阉党,没听说过果党啊!”
  这番话立时招来了同舍生的鄙夷:“浅薄!太浅薄了!”
  他一边否定一边胸有成竹地引经据典:“诸君岂不读书乎?《逸周书》有言,昔有果氏,好以新易故,故者疾怨,新故不和,内外不附而亡。’这果党分明是以一果姓人为首的党派。”
  好像……“有道理啊!”
  旁边的人附和道。牛党李党不就是以姓氏划分的么?这一番话有理有据,听起来比“喜欢吃果子”之流可靠谱多了。
  北宋。
  梅尧臣向欧阳修扬了扬下巴:“永叔,你怎么看?”
  欧阳修也有些疑惑,他沉吟道:“朋党之论,向来令人谈之色变。然圣愈兄知我坦荡,同心共济,终始如一,君子之朋。况楚姑娘先前提到的那个‘党’,听起来也是大公至诚一心为国,故而我未曾多思。只是这果党……”
  欧阳修抬头望向水镜,思索的神情添了几份凝重:“观鲁迅之文意,似对之颇有微词啊!”
  梅尧臣自是也觉出了文字中的不寻常,倒是难得露出几分笑意:“不论如何,这‘挂过去’、‘发扬国光’、‘显出一点进步’之语,倒真是犀利至极啊!”
  “说得不错。”
  欧阳修也忍不住笑了,鲁迅的文风是在独特,即使有百代新旧文学之隔,他也能凭借敏锐的宗师眼光一眼看出其中气韵。
  “像匕首,像投枪,实在恰当。”他玩味着这两个词语赞赏不已:“此人堪为一员猛将。”
  明朝。
  围观的朱家皇子团中不少人将目光聚焦到后半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