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5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后的成绩放榜,果然高居第一的就是李谕。虽然他有一门成绩不及格,但是其他科目成绩太耀眼了,综合成绩毫无疑问排在第一。
  当然,唯一一个修身大义篇不及格的也是李谕,同样很耀眼。
  李谕看到榜单感觉怪怪的,一百年后想当个北大的状元难于登天,但是如今却轻轻松松。
  再往后看了看,冯祖荀、何育杰、吴景濂、范熙壬、朱献文、欧阳牟元果然全都高中。
  几人晚上再聚东兴楼,好酒好菜又是一顿胡吃海喝。
  李谕问道:“为什么只看到了发榜,却没提到何时入学?”
  范熙壬消息灵通:“入学当然要过段时间,不过肯定会在今年开学就是。”
  李谕点点头,张百熙他们现在应该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学生入住、上学、教师招聘等各项具体事务。
  在晚清开个大学并不是件容易事,从无到有是最难的。
  不得不说张百熙功劳的确是大。要是没有他埋下的树苗,以后蔡元培等北大校长们会更加艰难。
  李谕道:“以后各位就是校友,互相之间多多照顾提携,祝大家前程似锦,共同振我华夏!”
  冯祖荀道:“说得好,今后我们也要像李谕先生一样,让洋人看看咱们中国人什么模样!”
  大家伙都很高兴,总归是高中,虽然不是高中进士,但是大学堂的前途不见得就比进士差,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开始慢慢觉醒,这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第八十六章 贺喜
  第二天,李谕来到同文馆找丁韪良贺喜。
  丁韪良一点都不奇怪:“你能拿第一是理所应当。”
  他从书案上拿出一份文件,“本来其实我想用这些题目,但要真这么做,恐怕只有你能做出,其他人怕都要零分。”
  李谕好奇道:“什么试卷?”
  “是一份从欧洲寄过来的试题,”丁韪良解释说,“我曾经设想采用欧洲或者美国大学的考试题目,但是发现根本无法和他们解释清楚,他们甚至不认为这种程度的数学有意义。”
  李谕看了看,试题是用英文写的,抬头是爱丁堡大学。
  题目难度算是比较符合一所大学应该有的难度,最后一道几何大题大概相当于后来高考数学20题左右的难度。
  丁韪良笑着问:“如何,这份试卷你能做多少分?”
  “自然是满分。”
  确实啊,如果有第22道大题,说不定李谕还会失几分,不过就眼前试卷的难度还是困不住他。
  丁韪良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放心,今后在大学堂你是比较自由的,有些课程没必要上,但是考试还是要参加。”
  李谕感激道:“多谢总教习。”
  “另外,还有样东西要给你看看。”
  丁韪良拿出一份报纸,递给李谕。
  依然是《泰晤士报》,报上登了一份悬赏信息。
  李谕一看就有点呆住了,“这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