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谕脑子中又迅速一闪,想到了在英国时,开尔文勋爵曾经用自己天大的面子许诺李谕可以使用泰晤士报报社的电报机,今天正好派上用场!
  “随我来!”
  报社离得不远,也在东交民巷,而且泰晤士报社北京分社属于老熟人濮兰德管。
  李谕急匆匆找到他。
  濮兰德看到李谕后说:“李谕先生,这么快写好稿子了?”
  李谕开门见山直接说:“记者大人,稿子我写好了,不过要明天给你。今天来是有事需要使用你们的电报机。”
  “电报机?”濮兰德想起之前总社给他传达开尔文说的话,笑道,“可以,看你们似乎很急。”
  李谕来不及和他多说,“确实很着急,事后我一定多给你写几篇高质量的稿件,肯定是前沿级别的科学。”
  濮兰德高兴道:“如此最好!”
  他也来了动力,亲自带着两人来到电报房,“说吧,要发什么?”
  此时的电报线已经遍布各大城市,濮兰德亲自敲起电报机,发到了上海、天津、香港、武汉、大连等地。
  《泰晤士报》在各地都有记者,他们的动作很迅速,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回消息。
  电报发完后,濮兰德起身说:“我已经让他们迅速回信,估计要几个小时后。”
  两人怕错过消息,哪里也不去了,就等在报社。
  濮兰德道:“实话说,我也没有听过阿司匹林这款药物,真的如此神奇?”
  李谕点点头:“是的,我也希望它能够尽快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它的何止一人。”
  第九十三章 康复
  阿司匹林能被称为世界医药史三大经典药物,如此高的地位,自然不是浪得虚名。即便五十多年后见效更快的布洛芬及药效更持久的泰诺等药横空出世,依然无法撼动其地位。
  但李谕确实对药理并不太通晓,只是在学有机化学的时候大体知道水杨酸,本身它的化学式也不复杂。当然,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乙酰水杨酸。
  但李谕说的已经让濮兰德和裕勋龄倍感吃惊,因为这些化学名称现在普通人根本无从知晓。
  濮兰德竖起大拇指:“我已经数不清你懂多少门西学了!”
  两个小时后,天津最先传回了消息,租界里确实有该药,是一名医药代表介绍给租界医院的,但是医院还在测试阶段,并没有敢轻易给病人用药。
  也不难理解,二十一世纪医药如此发达的时代,一款新药想上市,从研发到临床少则也要十几年,拜耳现在的推广步子确实迈得够大。
  ——他们在1897年合成阿司匹林后,1899年就开始推向世界各地销售。
  濮兰德拿着电报道:“天津的同事说,租界的医院有3瓶,但是开价每瓶10个银元。”
  十个银元相当于后来的2000多元,绝对的天价,真是物以稀为贵!想想后世这款药物只有十几块钱一盒,便宜得很。
  裕勋龄道:“别说10个银元,100个也行!”
  濮兰德道:“这就好办了,我让他都买下来。”
  “最好可以让他亲自坐火车来一趟,费用我们出。”李谕说。
  裕勋龄立刻拼命点头:“对对对!要多少钱都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