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6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其实翁同龢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那样真的敢克扣北洋军费,他虽和李鸿章有仇,但当时海军军费的确并不走翁同龢主管的户部。
  海军军费有个专门的海军衙门,由庆亲王奕劻、醇亲王奕譞和北洋大臣李鸿章一起管理,而奕劻和奕譞两人基本是做甩手掌柜,实权还是在李鸿章手里。
  但翁同龢确实主战,一方面是因为清流本色,必须打!打输了也不是我的责任!
  另一方面是因为李鸿章曾夸下海口说北洋水师很厉害,翁同龢也就信了。
  甲午战败,翁同龢拼命把责任推到李鸿章头上,有失一代帝师风范。
  再加上维新运动中的一系列莫名其妙的操作,多次反对慈禧和光绪,把两人都惹毛,最终落了个“永不叙用”的结果。
  翁同龢看到京师来信时非常激动:“太后要启用老臣了?”
  不过看过信件后顿时非常失望,原来只是让他知道光绪帝又有了个新老师。
  也不知道是不是存心讽刺自己。
  翁同龢又看了看李谕的介绍,竟然是去给光绪皇帝当西学教习!
  当年看到光绪学“夷人”的语言时他都大加反对,皇帝将主要的学习时间挪给英文,让翁同龢深感失落。满肚子圣贤之道无处传授的翁师傅,眼见皇帝的书桌上全是英文学习资料,在日记中曾黯然神伤地写道:“近且洋文彻于御案矣,伤哉。”
  如今光绪不仅要学英文,竟然还要学科学,学奇淫技巧!
  翁同龢感觉自己的光绪徒弟真的没救了!
  再一看李谕写的那一堆“鬼画符”,什么都看不懂,仅有的一些用铅笔写的汉字也没什么书法意境,哪配得上帝师一职。
  翁同龢书法确实很厉害,在晚清算得上首屈一指级别。
  他当年能考上状元,其书法也是立了功,所以对书法看的蛮重。
  因而此时翁同龢越看越生气,提笔就给朝廷写了折子:“罪臣闻圣上今日学西学,实为不应之举。洋人虽船坚炮利,西学亦有所强,然陛下不应屈尊学匠人之技,此等学问仅需民间学堂所授,陛下应坚持于圣人之学!”
  翁同龢还是挺记挂光绪的,虽然思路都是错的,光绪当初生他气很多时候也是因此,天天拿着清流的一些看似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意见来压他。治国这么大的事哪能处处要看道德上过不过的去。
  完了翁同龢还不忘再给李谕也写了一封信:“彼等洋人学问,难登大雅之堂,如何敢为帝师?人常言见字如见人,吾观汝之字丑如孩童,必然形态可鄙!不得如崇尚西学之康梁般再行欺瞒万岁!”
  翁同龢把光绪被软禁一事怪到了康梁头上。
  李谕最近闲着没事就给光绪讲讲数学和物理学基础,收到翁同龢来信时都看笑了。
  不过不得不说,只看信上的小楷就看得出翁同龢书法名不虚传,但是思想见解又太老旧。
  不回信也说不过去,李谕灵机一动,别出心裁得用英文写了封回信,大致内容就是:“我写字的确不如阁下,但是说我形态可鄙就太过了,你可以找份报纸看看,上面就有我的照片。另外,如果翁师傅也想学西学,我可以教教你。”
  翁同龢收到回信看到竟然是英文字体,人都傻了!
  虽然不想看他心中鄙视的“夷人”语言,但是又想知道内容,身边还找不到懂英文的,急得大胡子乱吹:“这个李谕,气煞我也!”
  具体写了什么气到了他又说不出,甚至因此无法写回信,只能把一口气憋在心中无法发泄。
  李谕这招真是太绝了!直接堵住了翁同龢的嘴,你要想回骂我,就先老么实学学你瞧不起的西学!
  于此同时,李谕关于三体的信也寄到了瑞典。
  瑞典皇家科学院。
  皇家数学顾问列夫勒收到了来信,看到来信地址时他的第一反应和当初英国皇家学会《自然科学会报》的编辑约尔森很像,“大清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