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10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家可是状元及第,如果想要当官,绝对可以成为朝廷重臣,但却甘心辞别官场下海创业,在晚清的时局里,这是何其大的勇气。
  更何况除了最为人所知的“近代第一实业家”名号外,张謇参与创建的大学也真不少。
  后世鼎鼎大名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等等他都参与了创建!
  在现在这个时间段,张謇手底下除了大生纱厂,又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拥有10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另有面粉厂、油厂、冶厂等等。
  活脱脱把南通的唐家闸地区变成了一个工业区。
  张謇又问:“你也要去日本参加劝业博览会?”
  李谕点点头:“不仅我,京师大学堂还会选派五人一同前往。”
  “很好,大家就应该多出门学学。”张謇说。
  张謇参加这届博览会还是蛮切题的,毕竟劝业博览会主要就是工农业的相关展出。
  李谕想到这,问道:“我们的展品也出发了?”
  张謇道:“差不多已经到大阪了,虽然四川、江苏、湖北等地选出了不少展品,不过多是一些瓷器、织物、茶叶等。大家心中明知没有什么工业产品,但也想借着博览会寻找到销路。”
  第一百三十八章 自知之明
  张謇虽然看的清楚,不过朝廷中的人却根本没有多少有自知之明,最典型的就是那桐。
  那桐如今已经做到了户部尚书,刚刚得到朝廷的消息,他要与载振一同出使日本,参加劝业博览会。
  那桐当然不懂工业,但他可是晚清权臣里出了名的好玩且不关心国事的,能出去耍耍心情自然好。
  既然是要出国,自然要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做个报备,虽然他没必要亲自来,但反正离着很近,再加上也想多和庆亲王奕劻套套近乎,还是亲自来了。
  “庆王爷,别来无恙!”那桐进门道。
  “那尚书怎么来了,莫非是要给我送份墨宝?”奕劻道。
  那桐说:“王爷想要墨宝,随口说一句就是,要多少有多少!”
  奕劻捋着胡子:“我胃口可大了,等我建所花园,也要你给我写一幅如同‘清华园’那般的大字。”
  那桐笑道:“王爷胃口还真不小。”
  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得以幸免,清华园正是近春园的一部分。
  如今清华大学校门上著名的“清华园”三字,正是那桐所写。
  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清华大学,清华园仅仅是皇家园林而已。
  奕劻说:“开个玩笑罢了。”
  那桐属于晚清最会混日子的,于是说:“写几个字当然没问题,他日我到王府亲自给你题匾。”
  “有劳尚书了,”奕劻说,“今天来总理衙门是为了赴日之事?”
  “可不是嘛,”那桐在椅子上坐下,“王爷你也知道,去年我就去过一趟日本国,不过当时是为了道歉而去,实在是丢人,这次总算是件正事。”
  1901年时,日本使馆的一名书记官被杀,于是那桐便以户部侍郎的身份前去道歉,和载沣当年去德国道歉差不多的性质。
  只不过那桐这人完全没有羞耻感,甚至动不动就在日记里感叹“真国恩家庆也”。即便到了宣统年间,大清都要没了,新年时他还在日记里心满意足地记下一句:“国事极顺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