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14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是自己的作品,本人也该去一趟,而且说不定靠它能赚上一大笔。
  sierra说:“昨天我问过他们……额,就是家里人了,他们说也可以让普利策先生帮忙做宣传。”
  好嘛,普利策。
  李谕说:“要在《世界报》登广告?”
  “当然,”sierra说,“现在《世界报》的发行量在整个纽约都无出其右者。”
  后世大名鼎鼎的《时代》、《新闻周刊》这时候还没有诞生,纽约最大的报纸就是普利策手下的《世界报》。
  除了《世界报》,《纽约时报》同样发行量惊人。
  普利策不仅让《世界报》成了大报社,他自己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1890年落成的新普利策大厦就成为了整个纽约市最高的大楼。这栋大楼高20层,一直到差不多十来年后才被夺走纽约最高建筑的名头。
  而且这栋大楼是普利策自己的私人财产,投资高达200多万美元。
  李谕也是没想到sierra背后的家族能量这么大,果然在美国这个国度,有钱就是王道啊。
  两人直接找到了出版社的一位主编,詹姆士。
  sierra稍作介绍后,就说道:“这本科幻题材的小说我们已经看过了,潜力非常大。”
  虽然现在美国的出版业还没有二十年后那么辉煌,不过美国人有钱,其他娱乐活动还没有大规模兴起时,买书看的人挺多的。
  詹姆士作为一名职业编辑,还是要先好好看一番。
  只看了几页,詹姆士就感觉确实不一般,故事真的太新颖了,压根没有看过,而且设定一上来就非常宏大,如果能驾驭得住,真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完全能够成为畅销书。
  “谁这么有才,能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詹姆士问道。
  sierra指向李谕:“就是他,科学巨子,李谕。”
  “李谕?”詹姆士作为出版商,显然听过这个名字,“写了《分形与混沌》的那位大科学家?”
  李谕笑道:“是的。”
  詹姆士也说不上来李谕的那些科学成果,但他的大名现在确实很响,“原来是李谕先生!我们早前还联系过瑞典,想要争取到《分形与混沌》在美国发行的版权,没想到您本人就来了。”
  “发行的事好说,”李谕道,“两本书一起发行也没问题。”
  数学书无论如何发行量还是有限,不过李谕非常看好《星球大战》,因为以他的科学见解以及超脱了100多年的科学认知,写出来的科幻作品那是相当硬核的。
  詹姆士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太好了!先生稍等,我要再把这本科幻作品看完,才能做出后续评估。”
  李谕道:“不着急。”
  当了这么多年主编,詹姆士看书速度相当快,没多久就读到了最后一页。
  “太出色了!”詹姆士止不住地赞叹,“后续的发展完全继承了宏大的开头,并且完美地展开了神奇的银河系世界,情节引人,故事紧凑,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小说!我笃定它可以大卖!”
  吕碧城的润色与德龄的翻译确实在线。
  科幻小说对于现在的读者并不陌生,毕竟凡尔纳等大佬早就写了几十年,受众群体很庞大。
  中国有武侠,对于欧美来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奇幻与科幻了。
  詹姆士自然也读过许多科幻作品,所以完全看得出来本书的价值,直接开出了价码:“我们出版社可以为你提供15%的版税发行本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