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15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旁的爱迪生此时说:“你就是李谕?”
  海尔连忙给李谕介绍:“这位是爱迪生先生,你们没有见过面吗?”
  李谕讶道:“原来是您!失敬失敬。”
  现在爱迪生好歹是美国最出名的发明家。
  爱迪生说:“还挺年轻的。”
  这句话也不知道是不是让他联想到了特斯拉。
  爱迪生又说:“我听说过你,能在理论研究上有那么大的成就很难得。”
  起码的尊敬还是得有的,李谕笑道:“能有您这样的成就更难得。”
  爱迪生走进李谕的实验室,看到了摆放着的机器和四驱系统构件,以及那套电子打火系统。
  “这些是……用在汽车上?”爱迪生问道。
  李谕说:“没错,先生好眼力。”
  “还有电机,”爱迪生看到了电子打火系统的电动起动机,于是又问,“莫非你要做电动汽车?”
  “并不是,”李谕说,“您看到的已经是完成品,我只是给其他汽车厂商供应零部件而已,好像他们做的都是汽油车。”
  爱迪生摇了摇头:“汽油车不行的,只有电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爱迪生与特斯拉之间的电流大战已经以交流电的胜利结束,不过现在汽车界的“油电大战”还没有分出胜负。
  爱迪生目前显然是站在电车一方。
  李谕说:“不管什么能源,都离不开传动系统,如果他们做电动车,也能用到我的方案。”
  爱迪生看了看四驱系统:“我正在研究蓄电池,准备放在车辆上,以我实验室的数据,续航里程还比较可观。只要是能让车子跑得远,电动车肯定更有前景。”
  蓄电池用的当然是直流电,这是爱迪生的老本行。
  不管是现在,还是一百年后,电池都是决定电动车好坏的最关键指标。
  如果放在后世,可能这句话还有点瑕疵,因为电控系统也很关键,不过就目前看,电池确实是最关键因素。
  李谕也知道现在电池的水平,这是个人类技术上的大门槛,后续的研发方向几乎都是先朝着材料去,寻找合适的电池材料,阳极材料、阴极材料以及储能单元。至于改进电池结构,那是之后的事情。
  反正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干电池都没有普及,蓄电池组又重得要死。
  李谕说:“只怕充放电还是不够方便,也不够安全,而且按照数学模型,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不会简单因为蓄电池的增大而大幅提升。”
  “我讨厌听到数学模型,”爱迪生说,“一切都是要以真实的试验来验证。”
  李谕也不好和争论,因为以前特斯拉就因为这些数理内容与爱迪生发生过好多次争吵。
  此后特斯拉甚至亲口说过:“爱迪生用的方法效率非常的低,经常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整体而言,我是一个很不幸的见证人。他如果知道一些起码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就能省掉90%力气。他无视初等教育和数学知识,完全信任发明家的直觉和建立在经验上的美国人感觉。”
  缺乏足够的科学精神,以勤奋实践挂帅的爱迪生和他的团队一共拥有1000多项专利。
  而被他们踢出团队,具备科学和理论素养的理论派发明家特斯拉却拥有700多项专利,一瞬间就将勤奋实践苦搞发明和科学理论指导发明实验的两大流派高下两分。
  但爱迪生显然还是更认可自己的模式,毕竟至少他的人生比特斯拉成功太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