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17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狗不理包子”名称的来源,其实是因为高贵友小名叫“狗子”。他的生意太火,没空收钱,就让人家把钱自己扔到碗里。于是大家就传:“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传着传着就成狗不理包子了。
  两个小乞丐眼巴巴望着包子,口水直流。
  店老板看到后说:“你们先等等,我专门蒸了一些糠窝窝,给你们拿几个。”
  店老板也是好心,给他们包子自己太亏,而且对于乞丐来说,吃糠咽菜和吃发面馒头没什么两样,能止饿就行。
  李谕明白他的心意,于是说:“不用了,老板,这次让他们吃包子就是,吃多少我付多少。另外,也给我几个。”
  两个小乞丐一听李谕发话,根本等不及店老板同意,四只手上去一人分别抓了七八个包子就开始狼吞虎咽。
  店老板哭笑不得:“旁边有水,自己舀着喝吧。”
  然后给李谕端上了一盘:“客官你慢用。”
  李谕尝了尝,味道还不错。
  店老板说:“这世道,像您这样的好人真是不多见。”
  李谕苦笑道:“帮得了一时,明天还不知道会怎样。”
  如今的流浪儿太多,海河对岸更多,每天都有冒死要游过来的。
  店老板说:“听您的谈吐,是留学归来吧?”
  李谕点点头:“没错。敢问阁下也姓高吗?”
  店老板说:“是的,本人高金铭。”
  原来是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的儿子,确切说是养子,以前是店里的伙计。
  “在租界里开店,生意蛮好吧?”李谕闲来无事,随口问道。
  高金铭说:“确实还可以,没想到洋人也爱吃这个。一开始我们在法租界里的生意只能说凑合,今年搬到英租界后,简直好得不得了。”
  李谕笑道:“这感情好。”
  高金铭说:“真是奇了怪,你说这些洋人这么有钱,为啥还爱吃咱们的包子?”
  李谕说:“如果你吃几次英国菜,或许就明白了,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做菜。”
  高金铭可不知道英国的饮食文化,只觉得洋人这么厉害,吃的肯定也更好。
  其实如今在外国,他们也超级爱中国的灌汤包。
  李谕这边包子吃得挺香,起士林餐厅里就不一样了。
  徐润和唐绍仪他们本就在天津,早就提前到了。
  就算是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董事布列登没有同来,保安也不敢拦堂堂天津海关道长官。
  说白了还是看人下菜碟。
  徐润有心巴结唐绍仪,客气道:“唐道台,今天您能来,真是令小的不胜荣幸。”
  唐绍仪标志性地抽着雪茄,说道:“也是为了教育事业。”
  徐润立刻夸道:“唐道台高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