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19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严范孙说:“如此一来,只能另寻他人。我实在不想让好不容易成功举办经济特科,再次因为人选失败而功亏一篑。”
  李谕说:“严先生既然已经准备投身西学教育,为什么还对科举一事念念不忘?”
  严范孙说:“这件事终究是因我提议而起,总不能坐视不管。”
  李谕说:“既然严先生已经到了京城,我陪着你一起去会馆看看吧。”
  清朝时,进京赶考的人往往住在宣武门外的各省会馆。
  李谕又对吕碧城说:“一起去?”
  吕碧城说:“我一介女子,是不是不太合适?”
  “怕什么,”李谕满不在乎,“你难道怕才华比不上他们?”
  吕碧城一听这话立刻来了斗志,“我才不怕。”
  几人刚到会馆,就有人叫住了严范孙:“严大人!许久不见。”
  严范孙也认出了他:“翼夫,你怎么在这?”
  翼夫是梁士诒的字。
  梁士诒是此后北洋政府中赫赫有名的交通系代表人物,交通银行就是由他创办,他对于早期的铁路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梁士诒说:“我准备应试经济特科。”
  “你?”严范孙不敢相信,“你已经高中进士,来凑这个热闹干什么?”
  梁士诒说:“这些年来我一直醉心于财政、河渠、道路等方面的问题,再加上我本人多年来研习科举,早已明白要‘学归实用’,当年的进士身份已经没有什么用处。”
  他中进士比严范孙晚了一年,两人的情况颇有相似之处,都认识到了科举的弊端。
  严范孙说:“以你的才气,想必再中进士不是难事,如此两中进士之壮举,实在是令我也不胜期待。”
  梁士诒笑道:“还是说不准的事情。”
  严范孙对梁士诒倒是很有信心:“如今钻研西学之人并不多,再加上你的基础,绝对比常人要强,有可能会高中状元。”
  “我尽力而为,”梁士诒看向李谕,“这位是?”
  严范孙为他介绍:“他就是著名的李谕。”
  梁士诒讶道:“原来是李谕先生!当朝帝师,名满欧洲的科学才子李谕!”
  李谕笑道:“梁先生你好。”
  梁士诒说:“如果帝师也要参考,恐怕我还是放弃为妙。”
  李谕摆摆手:“我并不会参加经济特科考试。”
  梁士诒说:“我在广东之时,曾在报上数次看到关于帝师的报道,您在科学上的成就令人不胜称赞,就算是直接列为进士乃至状元,我想也不为过。”
  李谕说:“就像你刚才所说,进士又能如何?如果有科学院,兴许我还有点兴趣,只不过可能性几乎为零。”
  梁士诒说:“现在百废待兴,多有一些实用的人才方可救国于危难。”
  严范孙说:“翼夫所言极是,只是不知朝廷这次经济特科能不能够招纳到实用之人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