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23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样的,吕碧城也买了几件洋服。
  西服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是面料上更加考究一些而已,整体造型没什么新奇的。但女士礼服方面,巴黎就太出色了。
  当他们回到京城时,应该会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购物差不多,差不多该启程了,不然待久了真的只能走海路。
  当他们到达圣彼得堡时,马尔科夫已经安排好了授予院士的文书,并且还有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亲笔文书。
  已经是非常高的礼遇。
  毕竟尼古拉二世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皇帝,与法国选出来的总统卢贝身份不太一样,至少他心里这么认为。
  马尔科夫说:“早知道有皇帝陛下的文书,我就不用忙前忙后争取大铁路的使用权,有这个签名就足够。”
  看来还省了不少事。
  李谕借用之前普朗克的话笑道:“今后我们也算同事。”
  马尔科夫说,“与您作为同事,幸运之致,今后有机会要多向您请教!”
  李谕忙说:“还是我向你们请教更合适。”
  以后这种数学大佬能解决不少难题。
  第二百六十六章 惊魂
  来自沙皇的文书的确帮了大忙,因为现在日俄局势已经非常紧张,这趟火车上绝大部分都是俄方军人,准备加强远东的军事力量。
  火车启动后,李谕在火车上遇到了上次坐西伯利亚大铁路返回时就碰见的海军少将马卡洛夫,看了这次他要被正式调往远东赴任。
  在远东的这些俄军将领里,马克洛夫算是比较有水平的一个,其他的将领们的确有点不够格,当然这是相对于此后日俄战争中日军的东乡平八郎、乃木希典等人而言。
  此前说过,马卡洛夫不仅是军人,还是名海洋科学家、探险家,并且是圣彼得堡科学院的院士,所以他早就听说了李谕被授予院士一事。
  “实在是巧,而且这次我将与你一路同行,直到大连。”马卡洛夫说。
  李谕早就看出来这一车军人都要分派到东北各地,尤其是哈尔滨、海参崴等关键城市,其实心里对他们没有什么好感。
  于是随口应付了几句,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车厢里写星战前传的纲要,毕竟都答应普朗克要尽快完成,大佬催稿必须重视。
  漫长的旅途后,火车到达哈尔滨,马克洛夫突然找到李谕:“火车在此要停留数个小时,以便装卸货,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兼护路军总司令霍尔瓦特将军为我们办了个小小的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李谕纳闷道。
  “没错,”马卡洛夫说,“毕竟我们同为科学院院士,你又拿到了皇帝陛下的亲笔文书,作为身在哈尔滨的霍尔瓦特将军,特意嘱咐要一并对你进行欢迎,谁叫你是个中国人。”
  李谕心里嘀咕:欢迎个毛线,他又不是中国人,在哈尔滨欢迎我?简直搞笑好不好!
  不过一车都是俄国军人,而且目前沙俄已经在实际上控制了满清的龙兴之地——东北。所以竟然真成了“在别人地盘上”,李谕不太好拒绝,只能将就着走个过场去。
  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此后会一路晋升到中将,从他的职位就能看出沙俄对铁路的极度重视。
  李谕与马卡洛夫走下火车,来到了火车厅,霍尔瓦特甚至带着一个小军乐团和仪仗队,有模有样的还挺隆重。
  军乐奏起,霍尔瓦特走上前道:“马卡洛夫将军,李谕院士,一路辛苦!”
  李谕心中刚说了句“辛苦毛毛”,马卡洛夫也刚与霍尔瓦特握了握手,突然旁边一阵急促的枪响,霍尔瓦特的军乐团以及仪仗队瞬时大片倒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